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上海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之后,浙江也成為重磅示范區。浙江此次任務在于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指出,這是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共同富裕示范區”三大主攻方向分別是解決區域發展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
6月11日,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目標,包括“2025年地區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2.1以內,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5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以內”。尤其強調了倍差縮小。
浙江此次任務在于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的省域范例。-新華社
國家發改委將牽頭設立專班負責協調工作
共同富裕,既包括把社會財富蛋糕做得最大、最強;也包括要把社會財富蛋糕分得更公平、更合理。
為何這項重磅政策“花落”浙江,從“共同富裕”的角度看,浙江基礎較好,也是國內“藏富于民”程度較高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連續20年和36年居全國第1位。同時均衡性比較好,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6,遠低于全國的2.56,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設區市居民收入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另一方面,浙江也有多種經濟地理形態。所謂“七山一水二分田”,包括平原、盆地、海島、丘陵等各種地貌,類似于一個縮小版的中國。多年來,浙江也在開展山海協作,可以看見盡管一些位于山地區域的城市GDP總量不高,但其居民收入仍可以超過全國設區市平均水平!斑@種比較復合的區域情況,能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云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看來,此次共同富裕示范區與以往更多強調創新的文件政策立意很不相同,并且《意見》中對“共同富!备鄰娬{了制度改革、自我造血,而并非僅是對欠發達地區的補貼或轉移支付,這里也有思路的變化。同時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央此次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意見》提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設立工作專班負責協調推進本意見提出的任務措施”,國家發改委的牽頭協調為浙江后續探索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蛋糕”將迎制度改革
對于共同富裕示范區,給出了“四個區”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先行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試驗區、文明和諧美麗家園展示區。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試驗區。而縮小收入差距正是此次示范區的重要任務。
對于收入分配,此次《意見》中指出,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制度、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劉云中告訴記者,簡要講再分配主要指稅收、轉移支付等財稅方面的制度,第三次分配主要指慈善、NGO等組織。而在初次分配中,除了通過勞動獲取報酬,也有可以通過資本運作等方式獲得收益。
曾剛提到,當下提到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后續可能會有政策鼓勵更多人通過直接勞動獲得更好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勞動收入的同時,《意見》也提出“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具體來看,例如支持浙江率先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探索股權流轉、抵押和跨社參股等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實現新形式等等。
曾剛指出,“土地改革的相關事宜,未來可能在浙江率先落地。通過制度改革讓相關農民和低收入市民享受合理的、應有的財產性收入!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從發展目標看,《意見》指出到2025年,浙江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到2035年,浙江省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爭取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曾剛指出,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也意味著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探索。
此次《意見》也特別強調“中等收入群體”,包括2025年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行動計劃等等。《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萬-50萬元的群體比例達到80%、20萬-60萬元的群體比例力爭達到45%。
劉云中認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主要從兩方面,一是通過教育提高技能水平,二是伴隨產業經濟的發展。在教育方面,此次《意見》著墨很多,包括面向勞動者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等。在此過程中,劉云中也提醒當下還有不少低效的教育,提升培訓效果是件細致工作,不僅僅是開培訓班。
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意見》在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上提供了發展空間——“探索建立人地錢掛鉤、以人定地、錢隨人走制度,切實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實現隨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更大力度保障“農二代”的教育質量,正是推動低等收入人群邁向中等收入的重要一環。尤其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浙江全省迎來超千萬的人口增長。
產業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何立峰也特別提到了浙江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響“浙江制造”品牌。
劉云中指出,一般而言制造業從業者的學習曲線要比生活性服務業(例如理發、餐飲)更緩、更長,也就是說從業者技能提升的空間更大。制造業的發展推動得當也可以回扣到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命題上。此次《意見》也提出拓寬技術工人上升通道。
(作者:朱玫潔 編輯:張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