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由CTIS與36氪聯合舉辦的“WISE2021未來生活峰會”在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峰會聚焦未來城市、人居、出行及消費領域,并力邀科技與商業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企業高管等眾多專業意見領袖參會,共同探討未來生活的新機遇。凹凸出行首席技術官李斕作為獨立演講收官嘉賓向在場觀眾分享了AI技術在出行領域應用的探索心得。
汽車共享租賃市場空間巨大
汽車共享概念最初源于歐洲、北美等成熟市場。縱觀全球,由于預定流程便捷、可租車輛多、車型全,租車已成為一種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出行方式。快速付款、實時跟蹤和高安全性的特點也是汽車租賃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此外,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加也大大提振了全球汽車租賃市場。
知名市場調研公司Facts & Factors發布的一份關于全球汽車租賃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汽車租賃市場的全球份額和收益約為600億美元。同時,報告推測汽車租賃市場收益將以7%的年復合增長率 (CAGR) 持續攀升,預計到2026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116億美元。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國人消費習慣的變化,中國汽車共享市場近年來得以迅速發展,甚至已經超過了全球增長速度。
據李斕介紹,2013年凹凸出行將閑置私家車共享租賃的概念引入中國,并于2014年6月順利上線,截止到目前:公司業務覆蓋城市超200個,注冊車輛超30萬輛,注冊用戶近1500萬,車型逾萬種。“經過萌芽期和爆發期的歷練與洗禮,共享出行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資本市場也已趨于理性。我國的共享出行市場正在醞釀著無限的潛能。”李斕在演講中說道。
以“微服務”框架為基礎的技術架構:差異化服務,解讀用戶需求
微服務 (Microservice) 在維基百科上的定義為一種用于構建應用的架構方案,及將應用程序構造為一組松散耦合的服務。微服務架構是一種云原生架構方法,其有別于更為傳統的單體式方案,可將應用拆分成多個核心功能。每個功能都被稱為一項服務,可以單獨構建和部署,這意味著各項服務在工作或出現故障時均不會相互影響。
平臺成立至今,凹凸開發團隊分別經歷了搭建互聯網技術框架及打造app、擴充開發人員建立微服務框架、搭建大數據中臺和AI中臺、大數據和AI應用開發四個階段。事實證明,以微服務框架為基礎的技術架構能夠更好地支撐AI技術在凹凸出行產品和服務的應用落地。
微服務框架允許用戶訪問交易行為和用戶行駛行為等大數據更直接地通過凹凸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傳入大數據中臺和AI中臺。多樣的用戶需求和行為習慣數據可以有效幫助平臺實現正向循環、優化用戶體驗和服務,從而為用戶帶來更貼合自身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智能化驅動業務穩步創新:精細化運營,提高用戶體驗
公司成立八年,凹凸出行依然將大部分資源和精力用在技術升級和服務運營中。凹凸出行開發團隊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本質是處理數據時產生的機器智能,并把這些機器智能應用到實際的業務場景中,從而帶來能力和效率的極大提升。因此,凹凸出行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就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平臺的多個實際場景中。AI技術和大數據的結合下,很多用戶體驗方面的痛點得以迎刃而解。
“對于租客而言,體驗最明顯的當屬個性化推薦。凹凸出行平臺擁有30萬注冊車輛,超1萬種車型,一些用戶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從海量庫存中選出心儀的車輛。平臺則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數據形成用車偏好推薦,減少決策時間。反觀車主,當他們沒有時間做價格管理或不清楚如何調價時,平臺基于大數據和算法實現的智能定價可以讓車輛在平臺上實現更大的共享價值。未來,凹凸出行還計劃采用自動定損等方式來降低出險報告的難度。” 李斕補充道。
事實上,凹凸出行想介紹給用戶的是一種“輕資產,重自由”的綠色共享生活理念,而沒有簡單地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租車平臺。公司堅信,理念、運營和服務是贏得口碑和客源的重點,作為輕量化的閑置私家車租賃平臺,線上和線下的精準化、差異化服務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斷科技創新、豐滿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贏得用戶的信賴,在競爭激烈的汽車租賃市場中筑起綜合實力的壁壘。
研究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為2.81億,駕照持有者也已達到4.56億。預計未來五到十年我國的駕照持有者會達到10億人,而國家目前的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對汽車保有的最大容量僅為3億輛。不難預見,提高道路交通運輸效率已成為整個共享出行行業共同的挑戰和機遇,而日益成熟的AI技術必將帶來更多正向引導和價值,為行業的加速發展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