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宛平城沸城社區安裝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既緩解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又切實消除充電安全隱患。
合法購入房產可遲遲拿不到證怎么辦,小區設施老舊卻久拖未決如何解,商家卷錢跑路留下一地雞毛誰來管……今年以來,北京依托12345熱線民生大數據,梳理出27個群眾“急難愁盼”的高頻問題,每月攻堅一個或幾個,細化改革措施,實施全程督辦,把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作為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的重要創新,“每月一題”在“聞風而動、有一辦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力爭個性問題靶向治療,共性問題標本兼治。這27個問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既是大家的揪心事煩心事,又是糾葛紛繁的老大難,扭住一類問題尋根究底、疏障清淤,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也將“向前一步”。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堅持在民情民意中發現問題,在破解難題中總結經驗,在舉一反三中完善機制,隨著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我們逐步探索出“雙重派單”“無錯優先”“首接負責”等鮮活經驗,將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規范,不僅形成了群眾訴求的“熱力圖”,更豐富了城市治理的“裝備庫”。向前看,城市治理的難點堵點在實時更新,難啃的“硬骨頭”很多,積極發揮制度效能,以“每月一題”為抓手,集中抓、持續抓,看進度、求實效,才能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壓得更實。
目前,27個高頻問題中,有15個問題的市民訴求派單量都不同程度下降。下行的問題曲線,群眾的舒心笑容,是對所有付出和努力的最高褒獎。各職能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端正態度、付諸行動,將“分管市領導調度、市級部門牽頭主責、各區和配合單位分層次調度”的三級協同機制落到實處,以“每月一題”激發條塊結合、上下協同的工作合力。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真正轉化為工作動力,以“我為群眾辦實事”,踐行為民服務的火熱初心。
接就要接到底,干就要干到位。動真碰硬、馳而不息,不斷創新治理機制,大城精治的為民底色將更加鮮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