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深山峽谷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波羅古澤刻版制作技藝”就在這里流傳。近年來,波羅鄉建起了木刻基地,并成立了木松民族手工藝有限公司,帶動貧困戶實現就業。
次多已經在該公司工作近4年,閑時還可以忙家里的事。“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依靠木刻手藝,他一年有五六萬元收入。次多家生活的改善,是昌都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縮影。
昌都市副市長衛強介紹,今年4月,昌都市分批組織市、縣、鄉、村1萬余名干部,入戶12.11萬戶,開展了“五聚焦、五摸清”鄉村振興大調研活動,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尋找切實可行的對策,也給農牧民的持續增收夯實了基礎。
目前,昌都市已建立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等生活嚴重困難戶,定期檢查,動態管理。同時,昌都市進一步鞏固提升基本醫療、住房安全、農村飲水安全等保障水平。
近年來,昌都市還持續開展脫貧人口就業鞏固培訓,提升群眾務工就業能力。支持在農牧區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水土保持、產業園區、林業草原基礎設施等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方面,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同時,加大脫貧人口勞務輸出力度,引導脫貧人口多渠道、多形式轉移就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 理 代 玲)
(責任編輯:馮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