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國內知名第三方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2021年中國商業查詢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這是國內首份商業查詢行業報告,對商業查詢行業的概念、發展歷程、商業價值、盈利模式和投資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
報告稱,中國商業查詢平臺具備高效率、高準確度、高數據價值的優勢,可幫助企業和普通用戶快速實現人工難以完成的海量查詢、深度挖掘并有效規避風險,是中國征信體系的有力擴展與補充。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天眼查穩居第一梯隊,用戶滲透率已在60%以上;作為國內領先的商業查詢平臺,為用戶提升了決策的確定性,已成為一站式商業信息新入口。
商業查詢平臺打破數據孤島
《報告》首次對中國商業查詢平臺給出定義,是指基于公開信息,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及時、準確的提供多種數據維度商業信息,服務于個人與企業的第三方信息查詢平臺。
相較于央行、地方政府主導的公共征信機構和垂直領域的社會征信機構,商業查詢平臺數據范圍廣、分析維度多,是中國征信體系的有力擴展與補充,對其起到促進完善作用。
據了解,2013年,《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隨后商業查詢行業廠商大規模涌現,巔峰時期有超過40家企業。2017年,行業洗牌完成,大量廠商被淘汰,形成了以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為主要廠商的競爭格局。 2019年,包含天眼查在內的3家企業獲得三年來首批企業征信資質。
雖然商業查詢平臺中的數據源本質上不難獲取,但平臺通過結構化、體系化、可視化的數據收集與加工,在實現商業價值與用戶價值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商業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降低社會運行中的“信用成本”。在產品化階段,公開數據由于不存在“數據孤島“問題,通過深度挖掘和連接,產生更高的用戶價值。
商業查詢平臺通過降低企業與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交易成本,借助大數據,全面地展示風險信息,構建完備的風控模型,高效率地協助金融機構尋找到優秀的標的,實現精準施策。讓信用不再依賴于企業公德,而是靠真實的數據來體現,這種公平的方式將有助于打造全新的營商環境,為“誠信新基建”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為用戶決策避險提效,天眼查成為商業需求新入口
結合中國企業數量多、融資需求量大的正向拉動,擇業、理財、投資合作及平臺型企業的管理需求,及政策環境的支持等,《報告》認為,中國商業查詢行業的投資價值大,遠未觸及天花板,發展潛力大。商業查詢平臺具備高效率、高準確度、高數據價值的優勢,使得企業和個人用戶快速實現人工難以完成的海量查詢、深度挖掘,規避了風險。
商業查詢平臺的應用場景極其廣泛。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可用于求職應聘、理財防坑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專業人士,如金融審計、法律從業者,則可核查相關單位關聯方財務、風險、資產、履約能力等;而對于證券、保險、銀行等機構,可應用于智能開戶、精準拓客、合規性審核、風險評估監控等場景;中小微企業則能大幅提升企業信息查詢效率,在競爭中贏得先發優勢。
《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商業查詢行業競爭呈現階梯式競爭格局。當前階段,商業查詢行業形成了以天眼查為第一梯隊,企查查、啟信寶為第二梯隊,其他長尾服務商為第三梯隊的競爭格局。
作為一家以公開數據為生產資料的科技公司,天眼查打造了一個"真實商業世界的數字雙胞胎",把真實商業世界中的各種主體之間的關系,以可視化形式投射在互聯網上,輕松實現了查公司、查老板、查關系。這種簡潔、易用、精準的特點也得到了央行的肯定,被形象地稱為"普惠型淺度盡調模式"。目前,天眼查已收錄全國近3億家社會實體信息,300多種維度信息及時更新,用戶覆蓋超3億,在行業中遙遙領先。
除此之外,天眼查致力于圍繞商業內容體系,打造商業需求新入口。比如,開發了熱議話題榜、商業頭條等功能;通過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推送用戶所關注的、尚未關注的、有價值的商業信息,在產品內部形成了商業信息獲取閉環,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商業信息獲取服務。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商業查詢平臺借助大數據全面地展示風險信息,構建完備的風控模型,高效率地協助企業信息獲取,完善長尾企業的信用體系,積極構建國內誠信新基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