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家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政策刺激,2021年6月24日,A股光伏板塊掀漲停潮,得益于扎實的主業發展及在光伏建筑領域的提前布局,秀強股份(300160)亦受到市場的追捧,開盤拉升并觸及漲停板,截至收盤股票漲20.06%至8.14元。
光伏建筑產業規;l展加速 優質企業有望充分受惠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于6月20日下發《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根據文件,項目申報試點不僅要具備豐富屋頂資源、較高開發利用積極性、較好電力消納能力,還指明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50%,學校等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業廠房屋頂不低于30%,農村居民屋頂不低于20%。文件在明確項目試點要切實保障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接入需求外,亦提出試點地區電網企業保障并網消納、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等政策扶持方式。
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政策的啟動,有利于整合資源集約開發、削減電力尖峰負荷、落實3060雙碳目標,我國建筑屋頂資源豐富,開發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空間巨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測算,我國目前既有建筑面積約800億平方米,同時目前市場上每年新增近一億平米的采光瓦屋頂面積,一旦走向規;瘧,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將是一個近萬億元的市場。
光伏行業景氣上行,加之分布式光伏建設試點的啟動,光伏產業鏈相關企業將顯著受益,而有著資金及資源優勢的大型國企和龍頭民企更有望借此機遇實現規模增長,進一步整合資源并提升市場集中度。
秀強股份主業扎實 加速拓展成長新賽道
秀強股份依托玻璃深加工技術積累及產品創新,在客戶中建立了良好的聲譽,成為國內家電玻璃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其家電玻璃主要客戶為海爾、伊萊克斯、惠而浦、海信、美的、松下、格力等國內外大型家電企業。隨著物聯網、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智能化家電產品不斷涌現,智能化、高端化已經成為我國家電行業轉型升級以及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在家電保有量較高背景下,隨著大批電器進入替換周期,疊加政策補貼效應,預計未來更新換代需求有望集中釋放,成為家電玻璃行業增長的內生動力,秀強股份家電玻璃主業有望持續受益。此外,秀強股份已實現了對電子玻璃、新能源汽車玻璃、建筑光伏玻璃等細分行業制造領域的逐步滲透,產品覆蓋家電玻璃,廚電玻璃,新能源玻璃,光學玻璃等幾大系列近千個品種。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秀強股份作為國內最早涉足光伏玻璃深加工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的技術及市場積累,在光伏玻璃深加工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及團隊。隨著近幾年光伏產業需求持續放量,秀強股份積極主動挖掘玻璃在光伏新能源領域的新發展機遇,持續加大對光伏、新能源領域技術研發及市場布局,研發設計出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多彩多功能產品方案,為光伏應用領先企業保定嘉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盛光電”)在新能源光伏展會上奪得展品金獎榮耀。根據披露信息,秀強股份與嘉盛光電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通過共同成立光伏建筑一體化玻璃研發小組以進一步部署光伏領域,共同探討和打造更為高效率和先進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而嘉盛光電在光伏+綠色建筑、光伏+現代農業、光伏+市政建設、光伏+軍民融合等領域成績卓越,工程案例遍布全國,積累了豐富的項目開發經驗,雙方此次戰略合作,未來有望助推秀強股份BIPV產品的快速推廣應用。
隨著玻璃深加工產品智能化、新能源化發展加速,疊加當下分布式光伏政策的出臺,光伏建筑一體化產業鏈進入規;l展周期。從對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的產品研發可以看出,秀強股份正在逐步透過對技術產品的系統化組合的研發多元化布局玻璃深加工產品,深化并拓寬玻璃制造產業鏈以刺激企業實現內生增長。
政策+國企雙重加持 秀強股份發展可期
2021年4月27日,A股上市公司珠海港(000507)完成了對秀強股份控股權的收購,秀強股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珠海市國資委。珠海港目前形成了港口航運物流與新能源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借助在新能源風電領域積累的經驗和業務基礎,珠海港謀劃進一步拓寬新能源業務范圍,重點戰略方向為平價光伏電站開發與運營、儲能配套行業、氫能利用與開發等新能源行業。此次收購秀強股份是為了充分利用秀強股份在光伏玻璃深加工行業的經驗積累、技術儲備以及客戶資源,實現快速向光伏產業鏈上游拓展業務,加快公司在新能源產業的布局和延伸。
對此次收購,珠海港表示未來將通過資本運作等方式,支持秀強股份開拓BIPV光伏玻璃應用項目,擴大秀強股份BIPV光伏玻璃產能,實現新能源產業鏈的協同發展,致力于將秀強股份打造為國內知名的光伏新能源產品的生產運營商。
背靠國有控股股東,疊加自身家電玻璃深加工產業龍頭地位,秀強股份在國企資信、標桿品牌及產業資源整合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秀強股份有望在政策面利好光伏產業發展及珠海港國企資源的雙重加持下,匯集更多利好地方政策及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進一步豐富公司在光伏領域的產品矩陣及應用場景,通過積極把握戰略機遇、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