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北運河廊坊香河段水清岸綠、風光旖旎,北運河香河段全線旅游通航儀式在香河中心碼頭中軸廣場舉行。“坐上游船從中心碼頭出發,半個小時便到達京冀界河,這里煥發了往日的熱鬧,將來一定會發展得更好……”家住岸邊的馮女士興高采烈地登上盼望已久的游船,游覽北運河風光。同日,北運河北京段也與廊坊段同步分段試通航。
6月26日,北運河(廊坊段)全線旅游通航儀式活動現場。賈珺 攝
作為北運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北運河香河段旅游通航,將重點服務京津冀以及周邊游客,未來將打造成運河全域旅游發展新高地。
京杭大運河作為連接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大運河北運河段全長143公里。
北運河流經廊坊21.7公里,其中13.3公里位于香河縣境內,另外8.4公里屬冀京、冀津界河。這里沿河兩岸綠樹成蔭,河面碧波蕩漾,有著“龍頭鳳尾北運河”的美譽,是古代南糧北調的重要漕運通道,香河因此被稱為“首都之門戶、漕運之咽喉”。千百年來,經過歲月洗禮的北運河香河段存留下許多歷史遺存和古老民俗,如金門閘遺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頭屯中幡等,訴說著香河昔日的輝煌。
6月26日,北運河(廊坊段)全線旅游通航儀式活動現場。賈珺 攝
近年來,廊坊深入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先后啟動實施了北運河生態綜合整治、水質提升、沿河綠化等系列工程,全力打造自然景觀優美、文化脈絡清晰、人文風景獨特的運河文化旅游觀光帶。香河縣與通州、武清多次溝通對接,建立推動“通武廊”全線通航的聯合工作機制,對標京津,謀劃實施了水系治理、橋閘改建、景觀提升、碼頭修建等多項重點工程。
“僅用半年時間,廊坊將北運河香河段打造成為全省第一條內陸旅游通航河流,建成全省第一座具備通航條件的船閘和集旅游、海事、安全保障為一體的綜合性內河碼頭,開辟了數字化旅游航道,沿河打造了森林生態文化區、運河歷史文化區、田園農耕文化區三大景區。”香河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通航儀式上,“仰京華而俯津衛,枕運河而抱潮白”的香河縣確立了“京畿首驛·如意香河”的旅游定位,將全力推進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北運河為軸心、帶動全縣全域旅游發展。香河縣確立了“通航引領、產業帶動、文旅融合、全域發展”的推進思路,搭建“一河貫通、分段定位、輻射城鄉”的整體空間架構,以此形成“一帶、三段、兩翼、多核”的旅游通航發展格局。“一帶”即以運河旅游通航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發展帶;“三段”即北部森林風貌、中部休閑風情、南部田園風光三個特色風景區段;“兩翼”即運河旅游輻射帶動的東西兩側城鄉旅游發展片區;“多核”即以中心碼頭、王家擺、金門閘等為核心的文旅項目。
“隨著北運河廊坊段與北京段同步通航,濱河生態景觀和沿線文化風情魅力將更加凸顯,香河運河旅游品牌將叫響京津冀,大大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這位負責人介紹,該縣計劃通過5-10年的發展,帶動香河全域旅游人數提升至約12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提升至約60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