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謀女郎”光環出道的周冬雨,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三金(金馬、金像、金雞)影后,曾被寄望是下一個章子怡或者周迅。
不過最近,她翻車了。
怎么回事?
原來是周冬雨出道以來演的第一部古偶仙俠劇《千古玦塵》開播。
原本以為萬眾期待,結果卻是一直被吐槽。
吐槽啥呢?
吐槽周冬雨扮相不好看,吐槽她演技不行。
豆瓣上的評分也毫不客氣,只有4.8分。
手握三座影后獎杯的周冬雨,居然表現那么差?
看了兩集,只能說,不是周冬雨太差,而是真的不適合。
先說扮相。
硬照看上去還不錯。
可是一到劇里,立馬翻車。
這扮相,確實一點兒不像仙女。
沒錯,咱們確實沒有親眼見過神仙,但是,“美若天仙”,“仙氣飄飄”這些形容詞,我們還是懂的。
就如網友評論所說,反正大家心目中的仙女,肯定不是這樣子的。
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世人煩惱的神仙姐姐,在我心里,就算不像當年《神雕俠侶》里的李若彤,至少也要像劉亦菲吧。
周冬雨的樣貌,本來就不是大眾審美中的美女標準。
她身形太單薄瘦弱,反而襯得配角們一個個比她更出彩,更有氣場。
看看下面這張,
如果不說誰是誰,你第一眼感覺,誰更像丫鬟呢?
我想起了《還珠格格》里的選角。
當時大家都說,就五官而言,扮演金鎖的范冰冰,比扮演紫薇的林心如長得更好看。
但是,一副圓潤鵝蛋臉+楚楚可憐神情的林心如,確實看著比尖臉的范冰冰,更像富人家的小姐。
這就是約定俗成的大眾審美。
其實這一點,周冬雨自己也意識到了。
她也曾經說過,自己并不適合出演大美女。
結果,這么快就打臉了?
還有演技。
周冬雨的演技口碑,都是靠電影作品加持。
但是,電影的時間更短更緊湊,角色故事感更強。
再加上面部特寫和光影效果,很容易產生主角光環。
但電視劇不一樣,特別是遇到《千古玦塵》這種非常老套的劇情,看一集就大概知道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會如何。
毫無故事懸念,劇情單薄如紙,就只能磕一磕主角的顏值了。
而周冬雨的這種浮夸神情,配上“仙界第一美女”的頭銜,實在是讓人一言難盡。
這影后級別的演技,你品,你細品。
其實,周冬雨在演技的路上,也是走過一段彎路的。
當年,她致力于清純風(電影《同桌的你》),嘗試了古裝戲(《宮鎖心玉》),然而卻是屢戰屢敗,口碑撲街。
直到六年后的《七月與安生》,她回到了發力演技的路上,才捧回金馬獎、金像獎雙料女主。
所以,演員要想被認可,拿作品說話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而對于演員而言,每一次出演的作品,就相當于一次投資。
如果你發揮所長,投對了自己熟悉的領域,那么收益大漲也是自然而然的。
周冬雨當時選對了發力電影這個賽道,然后就是順風順水,直上青云了。
她拿下3個影后大獎。
憑借《少年的你》成為首個主演單片票房過4億的90后女星。
她出演一部電視劇,可以拿1億的高片酬。
一家叫做鼎龍文化(002502,股吧)的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和2018年花費最多的一筆采購,就是周冬雨的影視工作室,兩年的采購額約1.09億元。
這其間,周冬雨方和鼎龍文化合作的唯一一部作品是《幕后之王》。
也就是說,周冬雨工作室從《幕后之王》中獲取了1.09億元的酬勞。
電影成績斐然,身家暴漲,她還成為了2020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的TOP3,女明星里的第一位。
誰看了,不說一句666啊。
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從影后神壇到口碑撲街,只隔著一部爛劇。
可能周冬雨在自己擅長的賽道上太久,忘記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能力邊界。
結果,嘗試了自己不擅長的“大美女”角色,瞬間翻車。
巴菲特也曾說過,不要投資你不了解的東西,“重要的是知道你知道什么,知道你不知道什么。”
就連章子怡,在電視劇《上陽賦》中演15歲少女,不也是翻車了嘛。
雖然我們常說,要跳出舒適區,要多做不同嘗試。
但是,跳出舒適區,并不是去嘗試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而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保持進步,保持學習,保持成長。
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也是一種認知上的成長。
寫在最后
有網友說,現在流行古偶劇呀,演了就有巨大的流量,有流量就能變現。
話雖如此,但是,好的作品,也不是只靠砸錢多,就能出。
還記得上次寫景甜(回顧戳:景甜宣告單身爆火,這個女人果然不一般!)的文章里提到,當年拿了天價片酬,演了襯托景甜的史詩級大片《戰國》的孫紅雷,口碑可謂“英名一朝喪”。
最后,他直接把片酬都給退回去了。
還是那句老話: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以外的錢。
資本的力量雖然大,但還不至于可以對觀眾進行洗腦。
觀眾不瞎,分得清哪些是好劇本,哪些是好演員,什么是好演技。
想要在一個行業里長久地走下去,從來只能靠真正的實力。
畢竟擁有真正實力的人,不怕被打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維小維生素。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