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股市目前繼續徘徊在紀錄高位附近,不過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多個角落,投資者已開始能明顯察覺到市場對Delta變異株擴散的擔憂情緒。
據總部位于加州的基因檢測公司Helix統計,Delta變異株目前已在90多個國家出現,同時已成為美國、英國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新增新冠病例中最常見的變種。
盡管就目前而言,還很難說這一來勢洶洶的變異株將在多大程度上破壞全球經濟的復蘇。但至少在眼下,對于Delta變異株的擔憂已開始導致一些資產走勢發生逆轉。
以下便是目前全球股債匯市場中多個令人感到憂心的現象:
航空股和旅游業面臨沖擊
在美股市場上,路透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航空、西南航空、達美航空和嘉年華郵輪等多只航空股和旅游股,在過去一個月躋身了表現最差的25只個股之列。
道瓊斯美國旅游休閑指數(Dow Jones U.S. Travel & Leisure Index)在6月份下跌了3.35%,而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同期則上漲了2.2%。
而放眼全球市場,亞太多國是此次Delta變異株肆虐下受到沖擊最明顯的地區。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亞太國家的疫情出現惡化趨勢,當地政府均已重啟或延長了封鎖措施。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受此影響,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在4月至6月期間的股市外資流出總額達到了27億美元,這是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最大的資金外流幅度。
泰國市值第二大銀行Kasikornbank Pcl私人銀行業務主管Jirawat Supornpaibul表示:
“該地區的股市估值偏高令人尤為感到擔憂。此前該地區經濟重新開放和疫苗推出提振了盈利樂觀情緒。但新冠病例的激增將削弱這種樂觀情緒,可能促使更多投資者從股票轉向更安全的債券。”
疫情地區貨幣紛紛承壓
對Delta變異株肆虐的擔憂情緒,也在外匯市場上引發了動蕩。那些受到新一輪疫情蔓延影響的貨幣紛紛承壓——包括澳元和英鎊。
英國此前因為Delta變異株的來襲,將原定于6月21日的解封日延后至了7月19日。本周稍早英國的單日確診人數一度突破2.2萬人,創下5個月來新高。Delta變異株擴散的威脅給英鎊匯率帶來了明顯壓力,自6月初以來英鎊兌美元匯率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重挫了近500點,最新交投于1.3750一線。
同樣因疫情復發呈現明顯貶值傾向的還有澳元。周五亞市盤中澳元兌美元進一步刷新年內低位至0.7460。目前,約有一半的澳洲民眾受到居家令的影響,悉尼防疫封鎖將持續至7月9日。新西蘭也關閉了其與澳洲大部分地區的“旅游泡泡”(“旅行泡泡”是一個安全旅行圈計劃,是指在新冠疫情期間,一些疫情相對受控的國家間互通旅行,這些旅行通常可以縮短隔離時間或是免除隔離。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澳洲突然大規模恢復防疫封鎖措施,可能使澳洲聯儲下周召開7月政策會議時對前景變得更加謹慎。
而在上述貨幣走軟的同時,具有避險屬性的美元和日元近來則持續走強。6月份,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大漲了2.7%。如果說,美元的強勢表現更多受到美聯儲鷹派決議提振而不單單因為疫情的話,那么日元的反彈無疑更具有說服性。盡管過去一個月跑輸美元,但日元兌其他所有G10貨幣均錄得了上漲。
避險美債顯露罕見韌性
長期美債收益率在鷹派的美聯儲決議公布后不漲反跌,曾令不少債市投資者直呼看不懂。但如今細細想來,避險需求或許也是美債在當下能顯露出罕見韌性的關鍵原因之一。
一些投資者近幾周大舉買入美債,因預期美國經濟增長可能見頂,且美聯儲對消費者物價上漲的容忍度將降低,而變異毒株帶來的新的不確定性也提振了債市買需。美國國債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避險資產之一。
EAB Investment Group策略師Arnim Holzer周三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對可能再次出現逐步封鎖的擔憂,是最近美債多頭建倉的原因之一。隨著美債和美元走強,人們對多元資產和避險投資的興趣確實已明顯升溫。”
價值股和成長股博弈再起
價值股和成長股的強弱易勢,也反映出了眼下人們對新一輪疫情爆發的擔憂。價值股在今年早些時候因經濟復蘇的預期而走高,但最近卻顯著回落。與此同時,像亞馬遜、奈飛、Zoom和ETSY這類成長型公司的股價則強勁上漲。
摩根大通(JP Morgan)策略師Marko Kolanovic認為,這種轉變有些類似于2月份的情況,當時投資者因對Alpha變異株的擔憂而一度采取防御姿態,但當威脅過去后,他們便又賣出國債,重新涌入價值股。
Kolanovic稱:
“我們預計,隨著投資者繼續評估Delta變異株的威脅,這種輪動還將再次上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