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半導體板塊再度以強勢上漲落幕。
當天收盤,117只半導體概念股中106只上漲,占比高達90.59%。其中,晶豐明源、思瑞浦、金安國紀(002636,股吧)、廣東駿亞(603386,股吧)、泰晶科技(603738,股吧)、士蘭微(600460,股吧)等6只股票漲停。士蘭微收盤價63.06元,創下歷史新高。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今年上半年對于半導體來說,可謂豐收的一年。1月1日至6月30日,117只半導體概念股中75只前復權漲幅為正,這也就意味著,股民若“押寶”半導體,有64.1%的幾率能實現盈利。
此外,隨著上半年收官,多家公司預告上半年業績大漲。其中,股價持續領漲的明微電子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至3億元,同比增長832.38%到935.98%。
概念股“熱”:明微電子股價半年漲4倍
明微電子無疑是上半年的大贏家。在上漲的半導體概念股中,明微電子漲幅最大,達到422.85%。
5月11日時,明微電子股價為124元,連續上漲14個工作日后,5月31日公司股價已經達到196.62元,6月經歷小幅波動后,于6月25日和6月30日2個工作日再度大漲20%后,明微電子上半年股價最終定格在了285.32元。
明微電子股價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7月5日明微電子收盤跌8.02%,在板塊大漲之時,該股跌幅最大。
繼明微電子之后,上半年富滿電子(300671,股吧)和全智科技股價同樣跑贏,漲幅分別達到295.59%和175.23%。
富滿電子股價也從今年5月11日起開始上揚,5月12日股價漲幅更是高達20%,并持續至5月21日,股價連續上漲9個工作日。
從6月17日開始,富滿電子股價不時出現6.52%、9.05%、10%的漲勢,至6月28日達漲15.05%,6月30日上漲20%。
5月10日時,富滿電子的股價只有48.28元,到5月21日已上漲到68.18元。此后,6月16日時股價為67.96元,到6月30日的半個月時間,股價幾乎再度翻倍,達到131.64元。
富滿電子股價漲幅。
相比之下,全智科技股價從5月19日開始上漲,直到6月7日的14個工作日內,只有3個工作日股價下跌,其余則處于7.98%、11.88%、11.80%等暴漲行情之中。
從股價來看,5月18日全智科技股價為39.61元,到6月7日達到了58.85元。隨著公司股價一路上漲,到6月30日時,股價達到87.66元。
全智科技股價漲幅。
半導體概念股進入上行通道,背后是業績爆發。
明微電子6月底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至3億元,同比增加2.4億元至2.7億元,同比增長832.38%到935.98%。
此外,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扣非凈利潤為2.6億元至2.9億元,同比增長2.37億元至2.67億元,同比增長1069.21%到1204.12%。
明微電子業績增長正是受到半導體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拉動。
據介紹,明微電子是一家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深耕于LED顯示驅動芯片等領域。公司表示,公司業績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公司所處行業上游產能仍然緊張,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力度調整產品結構、客戶結構及產品價格,實現原有產品銷量上升的同時新產品不斷批量上市。
明微電子表示,公司采取系列措施保障上游產能供給,在晶圓代工廠緊張的大形勢下努力拓展上游供應商,通過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實現產品升級,有效地縮短了芯片在不同晶圓代工廠之間的轉產周期,靈活調配產能,緩解緊張的局勢。
此外,根據通富微電(002156,股吧)披露的2021年半年報,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7億元-4.2億元,同比增長232%-276.87%。
公司收益增長的原因也與半導體相關。據介紹,公司受益于集成電路國產化持續推進,智能化、5G、物聯網、電動汽車以及家電、平板等終端市場需求增加,2021年上半年,半導體封測產能繼續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
此外,公司在高性能計算、5G、存儲器、顯示驅動芯片以及汽車電子等方面的業務進展順利,營業收入持續擴大。在全球供應鏈產能緊張的情況下,公司努力使產能最大化,應對旺盛的市場需求。
記者注意到,多家尚未披露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一季度報表和2020年報中也表現亮眼。其中,2020年,富滿電子實現營業收入8.36億元,同比增長39.79%,實現歸母凈利潤1.00億元,同比增長172.64%。
據介紹,富滿電子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封裝、測試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電源管理、LED 屏控制等類芯片,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個人、家庭、汽車 等各類終端電子產品之中。
富滿電子6月21日公告顯示,公司股東集晶(香港)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累計252.59萬股,集晶香港股份減持比例超過1%。
減持后,富滿電子股價仍在上漲。6月30日,富滿電子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日收盤價格漲幅累計偏離41.56%,公司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全志科技2021年一季報則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增長91.60%,實現歸母凈利潤8626.33萬元,同比增長232.24%。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智能物聯網生態快速發展,帶動公司智能硬件、智能視覺、智能車載、高清視頻處理等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持續旺盛增長,公司針對上述領域推出的新產品順利量產帶動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
芯片漲價ING,缺貨何時緩解?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今年上半年8只股票漲幅超過100%。除了以上三只,中穎電子(300327,股吧)、國科微(300672,股吧)、士蘭微、上海貝嶺(600171,股吧)、中晶科技漲幅分別達到161.60%、159.26%、125.54%、119.08%、103.88%。
“從上游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中游的傳感器、集成電路等制造產業,到下游的消費電子應用產業,半導體整個產業鏈都要面對‘卡脖子’難題”,一名新材料行業從業者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出手解決半導體的“卡脖子”難題,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行業發展,從而為股市帶來生機。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發生嚴重芯片缺貨,汽車、手機、安防等行業均出現芯片缺貨現象,半導體行業芯片短缺導致的芯片漲價持續蔓延。
芯片價格上漲推動了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逆勢增長。2020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自2月同比增速轉正之后,始終維持在個位數的增長率,直到2021年1月同比增速大幅提升。2021年1月、2月和3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3.2%、14.7%和17.8%。反映出進入2021年以來,下游對芯片的需求旺盛,疊加產品價格提升,半導體銷售額增速明顯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缺貨”持續發酵,全球多家半導體企業上調產品價格。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2021 年 Q1,國內超 30 家半導體企業發布漲價,其中中芯國際宣布從 4 月 1 日起上調價格 15%-30%;此外,國外企業也加入漲價行列,東芝、安森美、ST 等均宣布在 2021 年 Q3 上調芯片報價。
民生證券研報表示,全球主要代工廠產能持續滿載, 8 寸產能吃緊到 2022 年底仍無法緩解,12 寸產能 吃緊今年年底可能有所緩解,待持續跟蹤。根據產業信息顯示,代工廠產能緊張持續,均接近滿載。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全年晶圓價格有望逐季上揚。
中金公司分析稱,此次芯片缺貨由多重因素造成,一方面,短期因素有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產能利用率下滑、雪災/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導致部分廠商短期無法生產。遠程辦公、線上教育帶動2020 年計算機、服務器相關芯片需求提升較快,產能恢復進度落后于需求。
另一方面,長期因素有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滲透率的提升、5G 手機滲透率的提升、物聯網的發展等因素,全球芯片需求側仍將穩步增長,但產能側廠商擴產謹慎,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硅片生產等環節存在一定的產能缺口。此外,周期因素有半導體行業正處于新一輪景氣周期向上階段。
在外界看來,此次芯片產能緊缺和行業高景氣度可能仍將持續。在國產替代趨勢下,中金公司預計,國內晶圓、封測、設備廠商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云岫資本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半導體領域的?芯片龍頭企業和細分賽道頭部企業會獲得資?、?才、客戶等多重資源,?量資?進?半導體制造、數據中?、智能汽車等熱門領域,未來多數資?將繼續向少數半導體企業匯集,打造中國半導體核??量。
報告稱,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0日,我國半導體領域融資額超過5億元的大項目總額一共有46個,在534個融資項目中占比8.6%,大項目總融資額為992億元,在總項目融資額1536億元中占比達到64.6%。
云岫資本預計各?終端廠商會快速推進國產替代,模擬、數模混合、傳感器等小芯片公司業績進?快車道,汽車缺芯加速汽車芯片國產替代,國產汽車芯片公司獲得巨?發展機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