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健康標桿背后的產業藍圖
近日,深耕上海27年的復地產發,在備受各界關注的徐匯濱江熱門區域,再落健康蜂巢項目。來自各行各業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復地的身上。
在業界,無論是上海,還是濱江,這些熱詞,都在調動大家的注意力。人們普遍關心的是,這一次,在上海這樣具有全國風向標意義的城市里,復地產發全新的雄心是什么?實施藍圖或者背后的建設邏輯又是什么?
答案很樸素:在上海這片產業熱土上,我們再一次,為產業飛奔而來。
眾所周知,上海是一座因經濟發展而快速崛起的產業之城。百年起伏,都與中國產業布局和變遷息息相關。而現在,又到了上海產業升級、城市更新的關鍵階段。
僅以徐匯濱江為例,面向“十四五”,這一地區將強化生命健康、藝術傳媒、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四輪驅動”,打造獨具魅力與活力的世界級濱水新城區。
正是在這樣的產業戰略構想下,復地在合適的時間來到了合適的熱土。
今起,我們推出《再造城市封面》系列之上海篇,共同探討城市發展維度,產業變遷之道。
6月18日,深耕上海的復地產業發展集團,在備受各界關注的徐匯濱江熱門區域,再落健康蜂巢項目。該宗地塊位于徐匯濱江黃金地段,距離黃浦江水岸僅300余米,坐擁一線黃浦江景資源,與浦東的世博濱江板塊隔江相望,臨近內環線,周邊軌交縱橫交錯,區位優勢明顯。從板塊價值和地塊潛力來看,項目有望繼BFC外灘金融中心后,成為復地產發打造城市蜂巢又一封面級作品。
01
產業資源力+運營力——打造優秀產業標桿的新門檻
目前的城市規劃中,政府對產業布局的重視,前所未有。從徐匯濱江項目的出讓條件來看:“從產業形態上,應與周圍現有重點資源布局相銜接,可考慮引入以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孵化、生物創新藥的研發和產業化為主的生命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可見,政府更加希望拿地企業能夠對區域產業進行推動和助力,由此,基于復星“健康、快樂、富足、智造”產業生態,以及“1+N”產品線和豐富的產業運營經驗,復地產發落子該項目也屬眾望所歸。
徐匯濱江實景圖
在此次項目集中轉讓中,優質地塊帶限定條件的不僅僅是徐匯地塊。比如大寧地塊,一方面要求引入央企金控總部,還需要實現“功能、稅收、注冊”三落地;普陀地塊,則需要連續5年入選財富500強企業,并且設有智能城市、數字經濟和數據流通領域研究與實驗機構的條件。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從上海這樣的城市開始,未來擁有產業資源和產業運營經驗的企業,在參與城市開發建設的機遇上將有更大的優勢。
02
東方的波士頓——徐匯濱江的雄心
我們把目光重新轉向在這次項目轉讓中定向引入生命健康龍頭企業的徐匯濱江板塊。從《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我們能夠看到徐匯濱江比肩巴黎左岸、倫敦南岸的雄心。“面向“十四五”,徐匯濱江將強化生命健康、藝術傳媒、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四輪驅動”,打造“一港一谷一城一倉一灣”百萬級體量產業空間,目標是成為獨具魅力與活力的世界級濱水新城區。”
徐匯濱江俯瞰圖
特別關注到,在徐匯濱江產業定位中的四輪驅動,首位的就是生命健康產業。這得益于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的產業驅動,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區作為上海市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5+X’健康醫療服務業布局中的重要集聚地,重點以健康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為特色,加快健康科技創新企業集聚發展。
徐匯濱江實景圖
徐匯將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生命健康發展前沿,重點發展 “生物治療、醫療器械、高端醫療服務和營養健康”生命健康特色產業, 與“張江藥谷”形成東西聯動,提升徐匯在全市生命健康“一核多點”布局中的地位。同時,徐匯將搭建更多生命健康公共研發與轉化平臺,當前正在對標國際一流地區,啟動實施“MINI波士頓”計劃,以楓林聚科生物園周邊為核心,打造輻射服務全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公共實驗平臺,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生態。
03
健康蜂巢——徐匯濱江健康產業封面級作品
未來,復地產發將遵循濱江地區的總體規劃,以打造濱江國際健康產業蜂巢為發展目標,將該地塊打造成為一個集健康產業、商業服務、配套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上海生命健康產業標桿,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徐匯濱江規劃圖
迄今,復地產發的項目已覆蓋全國28城,核心打造的是金融、健康、文化、旅游、科創五大類城市產業地標性質的“蜂巢”。“蜂巢城市”是復星為迎合不斷升級的城市發展及管理需求所提出的產城一體解決方案,“蜂巢”,是復星所有產業的基石,同時也是貫穿所有產業的一種共性的核心能力。
一方面,基于復星“健康、快樂、富足、智造”產業生態,以及“1+N”產品線和豐富的產業運營經驗,復地產發憑借深度產業運營+產業投資的蜂巢產業能力,為城市導入量身定制的內外部產業資源,也為產業企業拉通了落地城市的通道;另一方面,復地產發通過重資產開發和輕資產運營兩大產發關鍵能力,打造上述產業的定制空間載體。
我們相信,在徐匯濱江這片熱土上,在政府高起點、高規劃的健康產業布局下,復地產發即將打造的旗艦級健康蜂巢項目,將會是繼BFC外灘金融中心之后又一座上海的城市封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