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由國家大劇院復排新制作的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于7月13日晚正式登臺亮相。當晚,在指揮家李心草傾情執棒下,女高音歌唱家雷佳、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七位主要演員與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隊、管弦樂團、合唱團及中央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共同為觀眾講述了革命時期共產黨員堅定信仰之光的感人故事。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扣人心弦的戲劇情節、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讓觀眾在真實可感的“杜鵑坡”,再次感悟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豪邁情懷,重溫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
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現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工團)于199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創排演出,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表現革命歷史題材的重要成果,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民族經典歌劇之一。劇本根據1958年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改編,閻肅(執筆)、王儉、賀東久、王受遠編劇,王祖皆、張卓婭、印青、王錫仁、季承、方天行作曲,由彭麗媛、楊洪基等歌劇表演藝術家完成首輪創演,成功塑造了第一代“田玉梅”、“七叔公”等經典舞臺人物形象,堪稱民族歌劇的典范。該劇于1992年獲第二屆文華大獎,1999年參加紀念建國五十周年的獻禮演出,先后榮獲多個國家級藝術獎項。劇中的經典唱段如“天邊有顆閃亮的星”、“萬里春色滿家園”、“杜鵑花”等被廣為傳唱。
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該劇首演30周年的特殊年份,國家大劇院在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這部藝術精品向經典致敬,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表示,“30年前,當時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家們集中力量精心創排的民族歌劇《黨的女兒》,唱出了一心向黨的赤城之心,奏響了大義凜然的不朽頌歌。此次國家大劇院復排新制作這部歌劇,不僅是向紅色經典致敬,更是讓英雄形象在舞臺上延續強大生命力。希望將劇中“田玉梅”的理想之光與信仰之力傳遞下去,鑄就信仰之魂、挺立信念脊梁。同時力求讓這部作品成為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經典劇目,成為不負人民無愧時代、兼具民族之根與藝術之美的精品佳作。”
在當晚的演出中,觀眾不僅欣賞到無可挑剔的演唱和表演,引人入勝的舞美呈現無疑是全場不可忽視的亮點之一。在歌劇《黨的女兒》首演30年后,國家大劇院版主創團隊在致敬經典的同時,創新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舞臺技術為觀眾帶來了新的舞臺審美體驗。
開場隨幕而起的巍巍群山烏云壓頂煙霧繚繞,一時間把觀眾拉回20世紀30年代江西山區抗戰白熱化時期,綿延雄山預示著危機四伏、驚心動魄的敵后抗日旋即展開。青石板、馬頭墻、木板青瓦,一派贛南建筑風貌,劇中馬家輝家中依照當地房屋布局設計陳列,讓觀眾隨著高潮迭起的劇情發展,沉浸式體驗劇中人物“抓叛徒”“籌咸菜”等驚心動魄的故事走向。當劇中玉梅和桂英回憶往昔閨蜜點滴時,隱藏在舞臺上的冰屏投射出的多媒體畫面將觀眾一同帶入她們曾經的美好。深山竹林間,200根竹子懸吊舞臺,舞臺縱深感仿佛身臨其境,漫漫山林也讓觀眾為尋找到游擊隊深深捏把汗。
據悉,《黨的女兒》將持續演出至7月18日。同時,此次國家大劇院版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復排新制作)已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項目,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項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