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6月和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仍呈現穩步恢復態勢,但經濟復蘇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壓力,經濟恢復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未來經濟復蘇仍有空間。
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單季度增速7.9%,前值18.3%;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12.6%,前值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單月增速8.3%,前值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月增速12.1%,前值12.4%。財聯社6月C50風向指數調查顯示,機構對二季度GDP同比漲跌幅預測中值為8.3%。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下半年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增長也存在不均衡情況,但從供需循環、市場信心、內需持續增強方面分析,下半年我國經濟仍有望保持持續穩定復蘇的態勢。
植信投資研究院認為,上半年我國GDP已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下半年宏觀政策還將進一步積極有為。隨著經濟穩步恢復,同時考慮到下半年基數推升效應逐季減弱,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0%,四季度同比增長5.0%,全年同比增長8.8%左右。
光大證券宏觀高瑞東團隊指出,二季度GDP環比提速,制造業強、社零暖、基建反彈、地產回落,經濟內生動能加速復蘇。制造業各鏈條投資增速均有所改善,修復態勢最強的依然是高技術制造業條線,經濟恢復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表示,受基數效應影響,投資和消費增速延續前期回落態勢,但增速回落放緩。以消除基數效應的2年平均數衡量,當前消費和投資增速均低于2019年同期約2成,只有出口及受其帶動的工業增長好于2019年同期;整體經濟偏軟態勢未有改變。
胡月曉認為,由于國內對樓市調控采用了最小化風險沖擊的漸進調控政策,因而短期經濟仍將在底部徘徊。貨幣政策仍將維持中性下的結構性調整重心,推動融資利率下行方向不變;資本市場將在波動中緩慢回暖。
下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逐步回落
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3%,比2019年同期增長13.5%,兩年平均增長6.5%。從環比看,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6%。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56%,體現了生產穩步修復的趨勢。同比兩年平均增長6.5%,比5月回落0.1個百分點,體現了生產回升的斜率放緩隨著基數的走高和生產動力的減弱,預計下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呈現逐步回落態勢。
下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將持續恢復
統計局稱,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比2019年1—6月份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4.4%。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47,957億元,同比增長15.4%。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35%。
劉愛華表示,目前支持投資持續恢復的有利因素是在不斷增多的。一是市場活力在逐步增強,二是資金保障比較有力,三是穩投資政策在持續發力。從長期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蘊藏了巨大的投資空間。下階段投資將會繼續保持持續恢復的態勢。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指出,6月投資增速回升,制造業、基建改善,地產回落。制造業投資回暖主要受景氣程度較高的計算機電子、醫藥制造等行業的拉動;專項債發行加快帶動基建投資小幅回升,政策“退潮”疊加項目質量因素等,基建投資不宜高估;地產銷售走弱,融資趨緊下,資金端對投資的拖累作用正加速顯現。
消費延續超季節性復蘇態勢
數據同時顯示,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86億元,同比增長12.1%;比2019年6月份增長10.0%,兩年平均增速為4.9%。扣除價格因素,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3.2%。從環比看,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7%。
高瑞東團隊指出,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速3.6%,大幅高于2016年至2019年的均值1.6%,延續了5月社零環比展現出來的超季節性復蘇態勢,而且環比復蘇的態勢在增強。
趙偉亦表示,6月居民消費繼續改善,商品消費修復快于餐飲,居民支出加快修復,消費意愿有所抬升。2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兩年復合增速分別為7.9%和7.1%,分別較1季度抬升0.8和3.2個百分點。后續消費修復節奏需進一步觀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