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周五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10232.1億元,首次突破半年萬億大關,同比增長133.3%。6月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2446.2億元,累計凈利潤和月度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彭華崗并稱,上半年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是7.6%,同比提升了3.1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1.1個百分點。央企經營現金流超過1萬億,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長139.6%。6月末,中央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是64.9%,同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對財聯社表示,疫后我國經濟整體復蘇,為中央企業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部分行業的快速復蘇,為央企營業收入與利潤快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此外去年以來降稅減費政策紅利疊加釋放,稅費減少無疑也增加了企業的盈利;國內擴大內需,也為央企增加產能和收入打開了市場空間。
積極穩妥做好央企重組
在央企重組方面,彭華崗介紹稱,將堅持市場化的原則,依法合規,積極穩妥地指導中央企業做好重組工作。在戰略性重組方面,聚焦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輸配電裝備制造等行業的央企重組整合,并在相關領域積極培育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在專業化整合方面,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以優勢企業為主體,通過無償劃轉、有償收購、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進專業化的整合,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在推動整合、融合方面,要督促新組建、新劃入、新重組的中央企業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內部資源的整合力度,深挖協同效益,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盡快實現改革的預期目標。
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簡報也指出,國企改革有助于確保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倡導的公平競爭,也有助于進一步加強市場競爭。可以考慮對國有企業制訂正式的國有制政策,明確闡述國有企業的存在目的,并將國企集中在真正的戰略性部門。
繼續做好央企債務風險管控
彭華崗指出,下一步要繼續做好中央企業的債務風險管控,主要是管住負債率。要按照行業制定警戒線、管控線,然后實施分類管控,一企一策,確定負債率的年度目標并跟蹤落實,保持中央企業整體負債水平穩定。
此外還要管住重點企業。要加強債務風險動態監測,通過債務風險量化評估體系精準地識別高風險企業,采取特別的監管措施,一企一策化解處置。再次要管住高風險業務。要嚴管非主業低毛利大宗商品貿易這種業務風險,嚴控金融衍生、融資擔保、PPP等業務風險,堅決禁止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現在國資委嚴格禁止融資性貿易方面業務的開展。
在防范債券風險方面,國資委建立了一套央企債券風險防范機制。包括嚴格債券發行的比例限制,嚴控高風險企業債券占帶息負債比例和短期債券占債券的比例,防止出現集中兌付的風險。嚴格債券資金用途,聚焦主業實業,嚴禁資金空轉、脫實向虛,嚴禁挪用資金違規套利。
國資委還將加強債券風險監測,重點關注經營嚴重虧損、現金流緊張企業的債券違約風險,提前做好兌付資金安排。此外還要建立信用保障基金,推動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
安信證券分析師池光勝指出,目前國企信用的修復并非全局性的,區域分化、行業分化、品種分化,市場更加理性,弱資質主體仍然承壓。永煤事件對市場投資框架的影響是深遠的,對國企償債能力的判斷應加大企業基本面的權重,企業運營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合規性均是重要考察因素,長遠看或可出現主體的重要性高于區域的重要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