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邊會在福州海峽文化會展中心舉辦。國內外知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將圍繞“歷史文化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在線上進行探討。會議將同時展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助推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
“城市歷史景觀”是指文化和自然價值及屬性在歷史上層層積淀而產生的城市區域,其超越了“歷史中心”或“整體”的概念,包括更廣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環境。2011年5月27日,在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形成“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今年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歷史城市景觀的建議書》發布十周年,本次邊會得到了世界遺產中心的關注和支持。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喬蒂·侯薩格拉爾,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現任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為邊會致辭。歷史城市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本次邊會旨在分享各國在歷史城市保護方面的實踐經驗,推動各國間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邊會邀請到十余位國際知名專家,在分享京都、羅馬、巴西利亞等歷史城市遺產保護案例的同時,深入探討歷史城市景觀保護的有效途徑和在世界遺產框架保護管理實踐。
作為一座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北京市牢牢把握城市戰略定位,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堅持城市保護和更新有機銜接,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北京市以中軸線為牽引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果,立足可持續發展,保護城市歷史景觀整體性,重新修訂《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編制《北京中軸線風貌管控城市設計導則》,推動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立法工作,將歷史文化名城的范圍覆蓋到全市區域。同時立足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動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