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小昭
隨著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圈集聚,我國的人口大區也越來越多。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梳理發現,目前,共有143個區人口超過了100萬大關,共有18個區人口超過了200萬大關。其中,上海浦東新區、深圳寶安區、深圳龍崗區、廣州白云區、佛山南海區、北京朝陽區、佛山順德區、北京海淀區、廣州番禺區、上海閔行區位居前十。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不少城市在發布各區縣人口數據時,不僅有行政區,而且還有部分功能區,如高新區、開發區等,因此這里統計的區,不僅包括了行政區,也包括了這些功能區。另外,不少行政區由于有部分區域劃設為功能區,這些功能區的七普人口數據單列后,行政區的七普人口數據已大多不含功能區的部分。
廣東占比最高
近年來,隨著人口向大城市、中心城市集聚,中心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在不斷擴大,人口大區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各地撤縣(市)設區,也使得人口大區增加。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不少百萬人口大區是由縣、縣級市改區而來,這些地方原來依托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發展,產業集聚能力很強,既有空間,也有條件,因此集聚的人口也多。這些縣、市改區后,百萬人口大區數量也相應增加。
分省份來看,在143個人口超百萬的區中,廣東的比例最高,共有27個,占了全國的18.88%。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的幾個主要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很大,尤其是廣深兩個一線城市,有不少人口上百萬的大區。另外,廣東經濟要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珠三角最發達的縣如順德、南海、增城先后改為區,這些區人口規模也很大。
也就是說,廣東的強區多,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廣東的中心城市引領作用較強。廣東坐擁兩個一線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更強,現代服務業更發達,對珠三角地區的轉型升級起到非常重要的服務和帶動作用。從具體數據來看,廣州有9個百萬人口大區,深圳有7個。
廣深之外,佛山有3個,分別是南海、順德和禪城。南海和順德在2002年底改區之前,在我國百強縣榜單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另外,惠州市的惠城區,人口也超過了150萬。粵東和粵西地區出生率較高,人口密集,汕頭的潮陽區、潮南區,潮州的潮安區,以及茂名的電白區、茂南區人口也都超過了百萬。
廣東之后,直轄市重慶有12個區人口超過百萬,位居第二。重慶常住人口達3205.42萬人,總面積達到8.2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下轄26區12縣,市轄區多,超百萬的區也多。
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共有11個區人口超過百萬,位居第三。這11個區分別屬于杭州、寧波、紹興和溫州四市。其中杭州多達6個,寧波和紹興各2個,溫州1個。
上海、江蘇、山東各有10個區人口超過百萬,北京和四川均有9個百萬人口大區。而在四大直轄市中,天津的百萬人口大區最少,僅有3個。
在143個百萬人口大區中,共有18區人口超過200萬,是超級人口大區,且全部來自GDP萬億級城市,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就占了13個,其中北京4個、上海、廣州和深圳各3個;此外佛山2個,重慶、天津、杭州各1個。
近年來,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各大城市紛紛通過優化行政區劃,做強做優城市發展平臺。在這一過程中,原來處于老城區、市中心的一些面積很小“迷你區”經過調整優化,不再“迷你”,一些中心市轄區的面積和人口規模也大幅擴大。
十大人口最多的區
人口最多的十個區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深圳寶安區、深圳龍崗區、廣州白云區、佛山南海區、北京朝陽區、佛山順德區、北京海淀區、廣州番禺區、上海閔行區。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上廣深以及制造業大市佛山各有兩個。
上海浦東新區以568.15萬人位居第一。浦東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帶的中心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現轄12個街道、24個鎮。2020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207億元,約占上海全市(38700.58億元)的34%;同比增長4%,高于上海全市增速(1.7%)。浦東也是當前全國唯一GDP超過萬億大關的區,在全國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
7月1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提出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建設(600284,股吧)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璀璨明珠。
深圳寶安區和龍崗區分列二、三位。寶安區人口達到了447.65萬人,龍崗區也達到了397.9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深圳南山區實現GDP6502.22億元,總量占到全市的23.5%,進一步鞏固了廣東經濟第一區的地位;不僅GDP領先深圳其他區較大的距離,其上市公司數量也是最多的,有“世界500強”騰訊控股、中國恒大,也有行業翹楚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大族激光(002008,股吧)等。但2020年,南山區的人口數量僅為179.58萬人,是寶安區的40%。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智庫研究與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對第一財經分析,南山區的面積雖然不小,但南山的產業用地比較多,包括教育用地、生態用地等,相對而言居住用地比較少。而寶安區面積比較大,城中村也多,居住成本比較低,因此在南山工作的人會居住到寶安區。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廣州的天河和白云之間。2020年,天河全區GDP總量達到5312.79億元,占到了廣州市經濟體量的21%,在廣州各區中遙遙領先。而且天河以金融、總部經濟、互聯網等產業為主,寫字樓經濟和高新產業突出,集聚的人才也多。不過,白云才是廣州人口最多的區,白云區十年來從222萬增長到374萬,增加了152.03萬人。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白云區原來就是廣州人口總數最大的一個區。白云區的傳統產業比較多,化妝品市場、汽車銷售市場比較多,其中化妝品產業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而這些產業集聚的人多。此外,白云區面積比較大,城中村比較多,租金便宜,很多天河、越秀、荔灣工作的人也會住到這里。
在十強區中,除了北上廣深,佛山也有兩個區入圍,分別是南海區和順德區,這兩個區不僅產業很強,而且鄰近一線城市,接收一線城市的外溢也多。
如果拓展到150萬的門檻來看,目前共有45個區人口過線,這些區絕大多數來自一二線大城市,只有6個區來自三線城市,分別是臨沂市蘭山區、宿州市埇橋區、汕頭市潮陽區、惠州市惠城區、亳州市譙城區、茂名市電白區。
這些區大多來自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皖北、魯南、粵東粵西等,有不少區由原來的縣級市撤市改區而來。尤其是,過去不少地方在撤銷地區及其管理機構地區行政公署,設立行政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地級市(即撤地設市)的過程中,地區行署所在地的縣級市紛紛改區,這些縣級市本身的人口規模就比較大。
比如1998年12月,國務院同意撤銷宿縣地區和縣級宿州市,設立地級宿州市,宿州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埇橋區。宿州市設立埇橋區,以原縣級宿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埇橋區的行政區域。再如,皖北地區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地級市亳州2000年從阜陽拆分而置, 在設置地級市后,原縣級市亳州市整建制轉為譙城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