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將即將開幕,但無相君卻被一則有意思的新聞吸引了。
據當地媒體消息,東京奧運組委會規定,各國運動員禁止握手擁抱,但選手村內仍依慣例免費派發15萬個安全套……
兩個關鍵詞:慣例,15萬個安全套。
奧運會為什么要發那么多的安全套,還是慣例?
這一下子就突破了無相君的認知。
抱著對知識的好奇,我仔細搜索相關資料,終于發現了里面的奧秘……
15萬個安全套,肯定不是給選手吹氣球慶祝用的。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奧運選手村建有14層至18層運動員公寓樓共計21棟約3800套房間,床位數大概是1.8萬張。
實際上,結合歷年奧運會的參賽人數看,奧運選手村里的實際人數應該是1.5萬左右,按照安全套的發放比例看,差不多每個人10個。
那么這些運動員都是帶伴侶來的嗎?
當然不是,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運動員都不能讓伴侶住進選手村。
奧運會的賽程一般在16天左右,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運動員大部分時間只能宅在奧運村。
那么多安全套,是日本給選手們的本國特產嗎?
畢竟日本有霓虹國之稱,色情產業是高度發達的。
也不是,資料顯示,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始,就有了發安全套的習慣,當年,韓國發了8500個,得到了很多好評,從此以后這種做法就被保留了下來。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5萬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9萬個,2000年悉尼奧運會12萬個,2004年雅典奧運會12萬個,2008年北京奧運會10萬個,2012年倫敦奧運會15萬個,2016年里約奧運會,巴西方面一口氣發了45萬個安全套加17.5萬袋潤滑劑……
從趨勢看來,是越發越多。
所以,日本特產的說法,也不成立,不過他們確實在安全套上放上了日本元素。
排除種種選項,答案就只能朝我們最不敢想的地方去了——給選手們用的!
盡管東京奧組委表示:“分發安全套不是為了讓運動員在奧運村使用,而是為了讓運動員將他們帶回自己的國家,以提高人們對艾滋病防護問題的認識”。
這種話,實在是太官方了。
千萬不要和無相君一樣少見多怪,事實上,奧運會期間,選手與選手之間,選手和當地人之間發生碰撞的現象,已經由來已久。
美國泳將萊恩·羅切特曾指出——大部分運動員都會出去找樂子。
ESPN雜志也爆料過,12年倫敦奧運會29名奧運會選手聚集在一起舉行“X狂歡”。
美國女足門將Hopo Solo也曾表示:我看到人們在奧運村的公開場合XX,在草坪上,在兩棟建筑之間,人們XX著身體,渾身污垢……
里約奧運會的時候,巴西媒體Globo就報道,美國男籃隊員吉米-巴特勒、德羅贊、考辛斯、小喬丹以及另兩位球星,一抵達巴西就去逛了當地的一家紅燈區。
報道稱,六人帶著一部分球隊工作人員以及安保人員,在深夜時分進入了夜店,他們喝了許多酒,并且“沾染了每一位在那里工作的女孩。”
原話是:“他們進入房間時總是帶著兩三個女孩。”
實際上,運動員也是人,而且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年輕氣盛的青年男女們。
要知道,奧運會都是舉辦的時間都是生理需求比較旺盛的季節,對于正常人來說,都會有生理的需求,更何況是這些年輕氣盛的青年男女們,這些人都住在一個“小村子”里,難免不會看對眼。
此外,參賽運動員年齡大多為30歲以下,他們長期身體鍛煉、激素分泌旺盛,再者一宅就是半月,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避免傳播艾滋病,就成了東道主的責任。
美國男子花樣滑冰選手約翰·戴利曾經說過:
“試想一下,當有一個地方,大家都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肉體,安全套也免費發放的時候,你覺得在那里會做什么呢?”
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發現,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韓國主辦方就是因為害怕那些非洲的運動員將艾滋病帶入本地,才決定在奧運會上發放安全套。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安全套的使用率在當時非常的高,這就給后來的各屆東道主們提供了經驗。慣例也一直沿用至今,并給運動員們提供了很多方便。
倫敦奧運會時期,曾有媒體報道說,在第5個比賽日的時候,奧運村內免費發放的15萬只安全套就已經幾近用光,處于“供貨緊張”的狀態。
為此,杜蕾斯公司還特地緊急追加供應。
或許有人會疑問,賽期內啪啪,不會影響比賽成績嗎?
其實這個問題,歐美早有專家給出研究結論。
2000年《運動醫學與體育健身》的一項研究稱,男性運動員在大賽期間啪啪啪,存在“2小時時間窗”。
即啪啪后5分鐘、10分鐘內心率顯著偏高,到2小時幾無影響。
此外,啪啪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也可能有積極影響,比如幫助其轉移注意力、緩解焦慮、睡個好覺等。
由此可見,只要做好時間管理,適度發泄,也不會太過影響比賽成績。
有意思的是,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運動員,很少使用主辦方的安全套。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織上備套10萬個。到了閉幕式結束,居然還剩5000個,和倫敦奧運的數據比起來,確實偏少了些。
這可能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在吧。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北京的治安管理水平很高——選手們不容易找到場外發泄的地方。
Tip:
網友都盯著滴滴的時候,一家中國公司悄悄割了美國人的韭菜。點擊下方名片進入無相財經公眾號,回復【韭菜】即可看到無相財經的相關文章。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無相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