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個重點專項發布“揭榜掛帥”榜單,“揭榜掛帥”擬安排國撥經費近26.7億元。 ]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今年已啟動逾50個重點專項指南征求意見,并在26個重點專項發布了“揭榜掛帥”榜單。
第一財經梳理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網站公開信息發現,截至目前,“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1年項目,已有51個重點專項發布正式指南,26個重點專項發布“揭榜掛帥”榜單,“揭榜掛帥”擬安排國撥經費近26.7億元。
超半數發布“揭榜掛帥”榜單
重點專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以目標為導向,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
根據科技部《關于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四五”重大研發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補充說明)》,“十四五”重大研發需求征集面向重大戰略基礎前沿,以及能源、交通、信息技術、制造、材料、空間技術、農業、資源環境與海洋、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社會事業與公共安全等領域,主要征集各項強國戰略、新興產業增長點、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關鍵核心技術競爭力以及國家安全,迫切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予以破題和解決的重大需求,特別是針對具體應用場景的協同攻關需求。
可以發現,在目前已經公布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51個重點專項中,不僅有重大戰略基礎前沿的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數學和應用研究、工業軟件等專項,也有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生物與信息融合(BT與IT融合)、農業生物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等農業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等領域。
一位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中科院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重點研發計劃是進行全鏈條設計,最終希望有重要基礎原創成果與面向應用的產出落地。重點研發計劃在設立之初是按照不同領域部署的。一些重點專項既包括了基礎研究,也包含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每個專項都是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的,部署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應用示范等研發階段的任務。
而在這50余個重點專項中,已經有超過半數的項目發布了“揭榜掛帥”榜單。
這些榜單申報明確了“不設門檻”,項目牽頭申報和參與單位無注冊時間要求,項目(課題)負責人無年齡、學歷和職稱要求。不過,在揭榜立項后,揭榜團隊須簽署“軍令狀”,對“里程碑”考核要求、經費撥付方式、獎懲措施和成果歸屬等進行具體約定,并將榜單任務目標擺在突出位置,集中優勢資源,全力開展限時攻關。項目(課題)負責人在揭榜攻關期間,原則上不得調離或辭去工作職位。
對于“揭榜掛帥”的意義,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解鑫此前介紹,“十四五”還要繼續深化國家科技計劃改革,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活力,提高科技計劃的整體績效。在具體改革舉措方面,解鑫說第一個就是“揭榜掛帥”,這是“十四五”科技計劃項目改革的重中之重。他說,“揭榜掛帥”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緊迫需求,來設計研發任務。在執行過程中,通過“軍令狀”等改革舉措來壓實責任,最終由用戶來考核成果,使科技計劃能夠更加聚焦國家需求,更加增強攻堅能力。
26個榜單瞄準哪些領域
面向“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組織實施瞄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突出自主創新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的戰略重點。
據第一財經梳理,在51個公布的“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共有26個專項發布了“揭榜掛帥”榜單。這些榜單包括數學和應用研究、信息光子技術、氫能技術、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涵蓋“四個面向”多個方面。
每一個榜單都瞄準了迫切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予以破題和解決的重大需求,特別是針對具體應用場景的協同攻關需求。
以基礎科研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為例,一位生物學研究領域研究員告訴記者,當前我國重點大型儀器設備中進口設備占絕大多數,因為國產設備公司起步晚,占領市場晚,而且在生物儀器設備行業缺乏關鍵技術和人才。
而本次26個揭榜掛帥榜單中,涉及基礎科研和關鍵技術領域近10個。
在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專項中,該批榜單圍繞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光電子集成電路制造、微米納米材料制備及血液分析和細胞分析等重大應用場景,擬解決重點領域高端科學儀器研發的關鍵實際問題,擬安排國撥經費不超過4000萬元。榜單任務聚焦離子束/電子束雙束顯微鏡、高性能流式細胞分選儀,并在立項18個月后開展“里程碑”考核。
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專項榜單,安排不超過2.2億元,聚焦小型化重離子治療裝置研發、光子計數能譜CT研發、新型生物醫用材料及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究。
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專項榜單,擬安排國撥經費不超過9000萬元,瞄準高效能牽引電機關鍵材料與集成技術、高端集成電路引線框架銅合金材料研發、數據中心液冷熱管理材料研發與應用示范三方面。
而病原學與防疫技術體系研究專項的榜單,則圍繞新型疫苗研發等重大應用場景,擬解決新型mRNA、DNA、重組亞單位疫苗平臺體系構建等關鍵實際問題, 擬安排國撥經費不超過9000萬元。在榜單任務新型mRNA疫苗平臺體系研究具體需求目標方面,要求闡明mRNA疫苗的免疫活化機制,建立mRNA疫苗不同設計和遞送系統與免疫產生、應答和記憶的構效關系。建立一套應對突變病原疫苗快速制備技術等。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在5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揭榜掛帥”重大改革將突出四大特點:一是將應用導向嵌入榜單凝練的源頭;二是榜單申報不設門檻;三是實施中注重發揮最終用戶作用;四是基于真實應用場景嚴格考核驗收。
例如,圍繞最終用戶的重大實際需求,榜單由最終用戶和應用技術研究人員、基礎理論研究人員密切溝通,進一步“打磨”細化形成。每項榜單都明確了擬解決的關鍵實際問題、具體應用場景、最終用戶和核心考核指標等。同時,明確榜單任務資助額度,簡化預算編制,經費管理探索實行“負面清單”。
在實施中,通過實地勘察、仿真評測、應用環境檢測等方式開展“里程碑”考核,將最終用戶意見作為重要考量,并視考核情況分階段撥付經費,實施不力的將及時叫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