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到向黑石集團賣出IDG,再到不斷出售民生證券股權,泛海資產處置的步伐正在加速。
7月20日晚間,泛海控股(000046,股吧)發布公告,擬向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售民生證券不低于總股數20%的股份。如果按照年初1.53元的股權轉讓價格來測算,20%的股權將直接帶來不低于35億元的現金,這對于正面臨流動性壓力的泛海而言,無疑又是一場“及時雨”。
作為老牌證券公司之一,民生證券擁有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等全牌照業務資格,以及良好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無疑是泛海旗下質地優質的一項資產。2020年民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6.20 億元,同比增長 36.54%,實現凈利潤 9.19 億元,同比增長72.65%。從經營數據來看,民生證券不僅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在業績增長方面上同樣擁有強大潛能。
此外,從市場份額來看,與同類型企業相比,民生證券在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維度均名列前茅。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顯示,民生證券投行業務收入16.1億元,排名第十一;在承銷與保薦收入方面同樣排名第十一;在股票主承銷傭金收入方面名列第七。
盡管如此,泛海仍然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出售民生證券股權,也不難看出泛海此番解決流動性問題的決心。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泛海正在不留余力解決債務問題,從近期資產處理結果來看,泛海資產在市場中反響都還不錯。實際上,除了民生證券外,泛海還有非常多優質的資產,只要給予充足的時間,解決眼下的困難并不難。”
對于本次股份轉讓,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可謂“三贏”。在泛海豐厚的資產包中,民生證券可以說是其家里的“金娃娃”,畢竟現在每年能有近十億的凈利潤,在急需回血的當下進行轉讓可以快速實現股權變現,緩解愈發緊張的流動性壓力,也說明泛海推進解決債務問題的態度是來真的;對于武漢金融控股來說,收購民生證券股權,有利于其打造國內一流‘全牌照金控航母’戰略目標的實現;對于民生證券而言,國資戰投加持、“泛海系”標簽持續弱化,對其完善股權結構、增強征信、順利沖刺IPO有明顯裨益。
從泛海近期的動作來看,正在加速通過出售資產和股權回籠更多的資金來降低負債。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資產的優質性,泛海擺上貨架的資產包很多都賣出了不錯的價錢。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泛海回籠的資金就已經超過150億元。
賣掉優質資產回籠資金也許是無奈,但維持正常運營、恢復信用是更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泛海的基本面也正在逐步修復。
畢竟,對于谷底而言,無論哪個方向都是向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