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特大暴雨,今年最大降雨,數十年來最強降雨……這兩天,河南暴雨刷屏,多個站點打破7月單日降水紀錄,鄭州更是一小時降下超常年一個月的雨量。受暴雨影響,河南多地出現內澇、洪水,街邊車輛被卷走,災情牽動全國人民的視線。這場雨究竟有多大?強降雨何時可以結束?救援情況如何?一文看懂>>>
7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防汛應急新聞發布會。據不完全統計,16日以來,此輪強降雨造成全省89個縣(市、區)560個鄉鎮1240737人受災,因極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聯。
【釋疑】
這場雨究竟有多大?
鄭州過去24小時降水量 圖源中國天氣網
2021年7月20日,河南全境遭遇特大暴雨,尤其省會鄭州市,更是遭遇了歷史最強暴雨。20日下午18點鄭州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刷新全球省會級城市小時最大降雨紀錄,全國國家級氣象站小時雨量紀錄,大陸省會城市24小時降雨紀錄。
河南降雨量實況圖(7月17日08時-21日06時) 圖源中央氣象臺官網
中央氣象臺介紹,17日8時至21日8時,河南省平均降雨量達144.7毫米;鄭州市平均降雨量458.2毫米,鄭州新密市白寨累計降雨量最大達918.9毫米,鄭州國家級氣象觀測站772毫米,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已超當地年平均降雨量(鄭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
這次降雨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① 大氣環流形勢穩定。西太平洋(601099,股吧)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分別穩定維持在日本海和我國西北地區,導致兩者之間的低值天氣系統在黃淮地區停滯少動,造成河南中西部長時間出現降水天氣。
② 水汽條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處于副高邊緣,對流不穩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臺風“煙花”生成并向我國靠近。受臺風外圍和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引導,大量水汽向我國內陸地區輸送,為河南強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來源,降水效率高。
③ 地形降水效應顯著。受深厚的偏東風急流及低渦切變天氣系統影響,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區、伏牛山區特殊地形對偏東氣流起到抬升輻合效應,強降水區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區穩定少動,地形迎風坡前降水增幅明顯。
未來這場雨還要下多久?
7月21日08時-22日08時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圖源中央氣象臺
預計未來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強度大,鄭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具體預報如下:
21日,河南中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西北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鄭州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分散性陣雨(1~5毫米)。
【直擊】
救援現場這些瞬間,令人感動
1.七省馳援河南
軍隊和民間救援連夜奔赴現場
▲圖/河南消防
針對河南省鄭州市連降暴雨引發險情,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增援預案,連夜調派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專業隊伍1800名指戰員、250艘舟艇、7套“龍吸水”大功率排澇車、11套遠程供水系統、1.85萬余件(套)抗洪搶險救援裝備緊急馳援河南防汛搶險救災。
多省消防增援河南救災 駐豫火箭軍連夜奔赴抗洪搶險
7月20日晚,第83集團軍某工程防化旅連夜馳援洛陽伊川,執行爆破分洪任務。21日早,火箭軍某部近200人攜帶救生器材集結,奔赴鄭州搶險救災。民間救援組織曙光救援同盟也趕赴救援現場。
武警河南總隊750多名官兵緊急投入抗洪搶險
7月20日,武警河南總隊750余名官兵聞災而動,緊急投入搶險救災。
2.民間志愿者馳援鄭州
連軸轉救援已超過24小時
鄭州暴雨積水致多車“疊羅漢”堆成一堆 車主:漂了約500米遠
一份“越野車隊,全城救援”的通訊錄流傳于鄭州本地網絡社群,共有89名參與者,聲稱可幫助救援淹水的車。在暴雨天,越野車隊是一支重要的民間救援力量。內澇嚴重的城市街道會有大量車被困,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越野車救援隊使用專業的拖車工具,將私家車拖到位置相對較高的地方。了解更多消息閱讀《民間志愿者馳援鄭州:連軸轉救援已超過24小時》>>>
3.轉業消防員自發組織救援
“洪水來了,看看能去哪里幫上忙”
7月20日早,新密市附近的洪水。受訪者供圖
持續的大暴雨導致河南多個地區房屋、公路、村莊受損,持續在朋友圈刷屏。7月20日一大早,河南新密轉業消防員王曉棟和另外4位朋友臨時組成一支“救援服務隊”,“能拖車、能轉移人、能排積水、能清淤泥,上街幫忙去。” 了解更多消息閱讀《河南新密轉業消防員自發組織救援:水從腳踝到胸口,只用20分鐘》>>>
4.百余人被困地鐵站
當地志愿者自發前往救援 乘客踩著工作人員的腿上站臺
數十名乘客被困在地鐵口 消防人員深夜抵達救援
7月20日18時42分,鄭州地鐵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受持續暴雨影響,鄭州地鐵全線網車站已暫停運營服務。多條微博求助消息稱,地鐵1號線沿線綠城廣場站、醫學院站、西三環站、博學路站、鄭州東站等多個站點有多人被困。
20日晚,鄭州地鐵一號線博學路站內被困的乘客。受訪者供圖
20日凌晨,多名被困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博學路站、西三環站均有數百人被困。21日上午,多名地鐵1號線博學路站、西三環站被困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已通過民間救援力量或自救的方式安全撤離。了解更多消息閱讀《鄭州博學路地鐵站驚魂一夜:百余人被困十余小時,救援隊劃船接人》>>>
①當地志愿者自發前往救援
鄭州地鐵5號線被困者:車廂缺氧 獲救時大家讓老人孩子先走
7月21日,河南鄭州二號線和五號線換乘站南五里堡地鐵站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南五里堡站內有大量人員被困,乘客都集中在站廳內,地鐵站暫未出現洪水倒灌的情況。“車站里沒有任何物資,有大量老人、孕婦和小孩,急需食物和水。”
凌晨3時許,一名自發前往地鐵站運送物資的志愿者韓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在看到微博上有南五里堡地鐵站被困乘客發帖求助后,和幾位朋友在附近超市購買了食品和水前往地鐵站,無法估計整個地鐵站被困人數。“F口和E口這兩個站口外的地面積水情況比其他幾個站口較好一些,可以送物資進去。ABCD幾個站口外的積水比較嚴重,水漫到腰部以上,沒法進去送物資。”她介紹,地鐵站沒有停電,站內大多數人都躺在地上,孕婦和小孩共有二十幾人,已經將食物優先分給孕婦及小孩。
鄭州地鐵5號線99年小伙脫困后參與救援 5小時抱出300人
鄭州管城回族區志愿者團隊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已經組織部分志愿者前往南五里堡站派送物資,“目前站內乘客暫時不好轉移,現在我們盡量運送一部分物資過去。”他表示,他們正在制定解決方案,“因為救援力量緊張,所以需要先規劃。目前暫時聯系不上官方救援隊。”
②乘客踩著工作人員的腿上站臺
陳先生是當晚搭乘五號線地鐵的一名乘客,他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說,列車在隧道中停運時,積水已經漫過軌道。數百名乘客下車沿著臺階往外走,救援人員站在“沒到脖子”的積水中,把乘客送往站臺。
隧道里的積水漫過軌道。 受訪者供圖
快走到站臺的時候,隊伍行進速度慢了下來。隧道里的臺階離站臺有兩米左右,這段路是凹下去的,里面積了很深的水。“為了幫助乘客通過,有工作人員直接站在這段路上,水都快淹沒到脖子了,有些乘客踩著工作人員在水里的大腿才爬上了站臺。
5.洪水中扔條幅救人男子找到了!
社區工作人員 曾經當過兵
7月20日,河南鄭州暴雨中一女子被困洪水抱樹求救,社區人員拿條幅做救援繩將其救下,救人的是林山寨街道人社局社區人員于洋和他的同事們。于洋表示,當時他眼看水位越來越高,手邊暫時沒有救生工具,他和同事們就想到用條幅救人。于洋表示因為自己當過兵,學習過如何救援,因此這次就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湍急的洪水中漂浮著很多雜物,救援時他們差點被沖下來的冰箱砸中。于洋稱,自己沒有告訴家人,怕老人知道了擔心。
6.鄭州小伙暴雨中給醫院送發電機:
開車繞路2小時,轉移多名被困者
7月20日晚上10點多,有網友不斷在網上發求助信息稱,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停電,急需發電機。鄭州90后小伙佑躍飛家里正好有發電機,他開著車繞路2個多小時將發電機送到醫院。當晚,他還參與了多起救援,將20多名被困者成功轉移到安全位置。
7月21日早晨4點多,佑躍飛結束了救援工作,他準備吃點東西休整一下。“從洛陽來的20個橡皮艇和100套救生衣會到達鄭州,我們群里組織了50多人的救援隊,早上天亮我們就集合準備出發接著救人。”
【聚焦地鐵】
鄭州地鐵,12人死亡
20日晚,大雨并沒有要停的趨勢。鄭州地鐵5號線列車在海灘寺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車停運,雨水倒灌入地下隧道和列車內。根據官方數據,此次事件共疏散群眾500余人,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送醫。
2019年5月20日開通的鄭州地鐵5號線全長40.433千米,一路串起鄭東新區、高鐵鄭州東站片區、經開區、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和金水區,均是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區域,是鄭州最繁忙的線路之一。據三聯周刊報道,事故發生的隧道段,橫穿大型火車站鄭州北站,地勢本就比周圍低,加上極端強降雨,最終導致地鐵方面的防汛和應急準備部分失效,列車不得不未到站停車。而按照一般的地鐵設計,兩個站臺之間的隧道,呈兩頭高中間低的走勢,在洪水中更加重了災害程度,以及救助難度。
鄭州地鐵5號線 圖片來源:鄭州地鐵官網
交通運輸部:汲取鄭州地鐵教訓
7月2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明電,要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和運營企業做好城市軌道交通防汛工作,排查隱患,排水設備設施的能力不足的,要及時補強,超設計暴雨強度等非常規情況下采取停運列車、疏散乘客、關閉車站等應急措施。
【列車被困】
除了地鐵運行受阻,降雨也給鐵路運行帶了影響。
據正觀新聞消息,K226次列車于7月19日16時30分許從鄭州站出發開往蘭州,列車在離開鄭州站后的第二個車站(鐵爐站)停靠,截至目前已經停靠超過40小時,另據列車乘務員反映,本次列車乘員約735人,目前乘客情緒總體穩定,車上21日已斷糧斷水,急需救援。
消息一經發出,引發網友關注。據中國之聲報道,7月20日9時左右段鐵爐車站爭取到部分方便面和飲用水,迅速送上K266列車。21日早,附近超市開門后,車站又立即組織人員搶購物資,目前已裝車3000多瓶礦泉水和1000余袋方便面送往列車。
鄭州局為K226/7次列車供應物資 圖片來源:@鄭州鐵路
從福州開往洛陽的K31次列車已停車超36小時,目前在滎陽市高山鎮穆溝車站待避,車上共有900多名旅客。
據鄭州鐵路官方微博,7月21日凌晨5時30分,鐵路部門緊急安排人員將30箱水、400個面包、5箱火腿腸等重要生活物資運送到穆溝車站附近,徒步搬運到車站,送上列車,保障了列車需求。
另據新京報報道,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7月20日16時許,擔當包頭至廣州K599次列車值乘任務的火車司機張志杰,嚴格按照鐵路防洪防汛行車相關規定慢速行駛,發現前方線路水漫鋼軌后果斷停車,防止了事故。
【辟謠】
關于鄭州暴雨的這些消息別信別傳:
1. 網傳“鄭州進入特大自然災難一級戰備狀態”,經核實為不實消息。
2. 網傳“鄭州海洋館的鯊魚跑出來了”純屬謠言:網傳視頻實際發生地點在國外,上傳時間為去年,視頻中翻騰的“座頭鯨”是藝術合成的。
經查證,該說法不實。通過反查圖片可知,該視頻并非新發,而是來自國外社交媒體。原視頻一共6秒,被裁掉的2秒清楚顯示視頻發生地使用的是俄語,查詢圖中電話號碼也可以確認所在地是俄羅斯,且視頻上傳時間為去年底,與鄭州本次暴雨毫無關系。另外,目前也沒有任何消息顯示鄭州有海洋館被洪水沖破。該消息純屬謠言。
3. 鄭州暴雨海洋館爆炸,鱷魚跑出來吃人?也是假的!
所謂鱷魚的視頻、圖片發生地均在國外,與本次鄭州暴雨毫無關系。
【自救指南】
① 內澇高處走 山洪兩邊逃
遇到暴雨時,在家中需關閉門窗,防止雨水進屋;在戶外,不要走地下通道,需躲避下水井蓋;遇到洪水,應提前準備食品和必要醫療物品等;遇到泥石流后,設法跑到開闊地帶,向與泥石流呈垂直方向山坡爬。
② 100秒了解7個救援裝備
汛情面前,除了依靠救援人員幫助,每個人還應掌握基本自救知識。手電筒、口哨、救生錘、安全帶切割刀、多功能工具鉗、手機防水袋、醫療急救包,這7個救援神器如何使用?
③ 如何判斷積水中有電?
被水淹的村莊,一般房屋插座安裝較低。如何判斷積水中是否有電?如果有人觸電了該怎么辦?
④ 警惕“死水”污染 做好驅蚊和清潔
洪澇可能會增加疾病的傳播,與洪澇有關的最常見風險是飲用水設施和死水的污染,死水可能是蚊子的繁殖地,會帶來化學危害并造成傷害。洪澇期間,我們如何保護好自己?
⑤ 留心這4種傳染病
洪災中的傳染病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對此,可采取不喝生水、不吃被水淹過的食物、做好清潔與消毒等措施加以預防。
臺風來了 我們該如何防御?
臺風煙花將于25日在浙閩沿海登陸。一提到臺風,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它帶來的狂風、暴雨和風暴潮,以及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和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臺風危害主要在哪些方面?我們該如何防御臺風?關于臺風,這些事情你得知道!
資料來源:新京報、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
編輯 代文佳 馬浩歌 王曉琳 校對 吳興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