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研究生考試與第七次人口普查詳細數據陸續公布,共計377萬人報考研究生,全國大學生規模達2億人,全民教育水平與教育年限增長趨勢明顯,同時隨著校外教育培訓監管信號釋放,關于考研、就業、教育等話題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2021年7月20日,媒體做客社科賽斯,就當下熱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從人口結構變動可以看出哪些變化趨勢?大學生如何面對考研就業二選一?教育企業在當前環境中應當秉持何種經營理念?社科賽斯總裁李發進先生在交流中,分享了他對于這些問題的真知灼見。
考研熱與就業難
考研人數的持續增長早已不是新聞,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報名人數達到377萬的峰值,在剛剛迎來的2021年畢業季中,我國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這兩項數據不禁讓許多人為之咋舌,今年的畢業生們無論是選擇考研還是就業,面臨的競爭都異常激烈。
同時,目前就業市場上的“唯學歷論”也是造成人們扎堆考研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超過20%的企業招聘要求中都包含“雙一流/985/211院校”這一項。并且從薪資水平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起薪也普遍高于其他人群——高學歷更容易受到企業青睞,因此很多本科院校并不出色的同學出于“刷學歷”的目的選擇考研。
我國針對當前問題也發布了一系列研究生擴招、促進就業的利好政策,但“慢就業”、“緩就業”現象或將持續。對于這一問題,社科賽斯總裁李發進先生表示:“考研和就業的利弊因人而異,還需要根據個人自身情況進行整體規劃。但如果擁有一份難得的就業機會,則會更傾向于先就業。”很多同學在進行本科階段的專業選擇時,往往會比較迷茫,對于專業的學習內容、就業前景,以及自身興趣及優勢都缺乏認知,即使進入考研階段,也不乏有人出于“隨大流”、“道聽途說”等原因而作出不理智的決定。因此不分析清楚情況,就盲目選擇考研,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金油”。
從另一方面來看,企業同樣面臨著“用工難”的問題。根據七普數據顯示,全國大學生人數已達2億人,大學畢業生不再是稀有屬性,勢必要面臨“就業下沉”的問題,然而很多人并未從傳統觀念中轉變出來,在求職過程中抗拒基層工作。
社科賽斯在企業的人才架構中,引進了管培生培養計劃,不難預料到的是,管培生應聘人數明顯高于其他崗位,李發進先生表示:“即使通過對管培生的綜合培養,還是需要大家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問題——管理者也是需要通過熟悉基層工作,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后,才能夠具備成為管理者的能力。”
考研意味著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就業則意味著更成熟的認知和規劃,在恰當的時機通過系統化學習可以更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人脈關系也會相對完善。不論是就業還是考研,學生們都需對自身各方面情況充分分析和思考。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失敗率的考研是否值得?
面對僅4:1的研究生報錄比,絕大多數考生是必然要面臨失敗的。而研究生備考短則數月,長則一年甚至兩年,不論成功或失敗,都要付出高額的時間成本,尤其是畢業前后這兩年的黃金就業期,如此“內卷”真的值得嗎?李發進先生認為,從長遠的視角看,這是關乎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大命題。我國當代年輕人終究是需要扛起社會發展的重任,考研帶來的不僅僅是學歷上的提升,更是一個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工作效率和學習新事物能力的過程。在這樣的一種競爭趨勢下,促使了就業人群整體能力水平的提升,也為國家培養出了更多精英人才。
其次,造成考研高失敗率的原因還有一部分來自于錯誤的院校及專業選擇。考生們對于全國各個考研院校的難度,及自身的學習能力缺少準確的認知。信息爆炸時代,獲取資訊的難度降低了,但分辨信息是否真正準確的難度卻增加了。李發進先生強調,社科賽斯為了幫助學員考研過程中進行合理規劃,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系統整理考研情報,極大程度上保證準確性和時效性。通過專業的規劃和報考建議,可以大量節省考生的時間。
考研不同于中高考,學生在備考過程中缺乏來自學校、家長的督促,因此就需要其自身具備強大的自主性。但備考過程是漫長的且痛苦的,半途而棄的人比比皆是。社科賽斯作為一家可靠的、負責任的考研輔導機構,始終把陪伴作為重要的服務內容之一,同時采用場景式教學等方式,讓“痛苦”的學習消化在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場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更容易堅持下去。考研固然困難,但成功依舊有法可循,通過規劃、陪伴、教學這三方面的專業服務,能夠幫助考生大大提高上岸成功率,這也是長久以來社科賽斯立足考研行業的關鍵所在。
教育需要情懷,企業發展要兼顧社會責任
教育是有溫度的,事關國計民生,因此教育企業要平衡好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社科賽斯總裁李發進先生認為:“對于一家企業,尤其是教育行業的企業,本應是令人尊敬的,讓更多人受益的美好事業,不應該被過度資本化。社科賽斯對于企業融資的態度慎而又慎,原因在于,我們堅持要把資金使用到最合適的位置,對于教育公司而言,我們的資金最重要的還是服務于我們的學員。”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后,也就意味著人們會隨之對這樣的企業產生社會價值的期待,社科賽斯始終秉持教育的初心與情懷,為教育事業貢獻自身的力量,而絕非把教育當成一種資本盛宴。
19年來,社科賽斯從北京總校區,輻射發展全國近40家直營分校,對于未來社科賽斯的發展,李發進先生指出,除了教育教學教研產品的硬實力提升,還需要堅守以人為本的原則,持續提高社科賽斯的社會責任感,為更多的考研學子圓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