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第12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于7月22~23日在澳門開幕。22日,《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到,《“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報告介紹,2021年,“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總指數止跌回升,從2020年的110上升至113。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推出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新冠疫苗全球接種進程加快,2021年“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復蘇跡象顯著,基建行業實現恢復性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
報告指出,2021年,除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得分下降之外,其他區域發展指數得分均有所上升。其中,東南亞、獨聯體和蒙古發展指數得分列前兩位,排名與2020年一致。
葡語國家在巴西、葡萄牙兩個重點市場帶動下,指數得分排名漲至第3位;南亞地區部分國家疫情出現反復,排名由2020年的第3位降至第6位;中東歐地區發展需求和市場熱度不及其他區域,指數排名仍列最后一位。
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指數得分居于首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介紹,東南亞地區基建需求旺盛、發展勢頭強勁,指數為125,居各地區之首。
報告分析,得益于旺盛的建設需求、友好的發展環境、較強的投資吸引力和成本優勢,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繼續領跑七個區域,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國指數排名均較為靠前。在東南亞10國中,有8個國家的發展指數得分位列本年度排行榜前20位,區域基礎設施發展整體優勢顯著。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問題備受矚目。報告指出,碳中和引領基礎設施建設新方向。
房秋晨介紹,碳中和引領基建發展新方向,新能源成為優先發展領域。為盡早實現碳中和目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積極推動新能源建設,著力優化能源結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