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7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龐大的灰市買家網絡正因疫情而崩潰 深圳的李女士是一名全職媽媽,以前她經常一周出境多次,帶著兩個空行李箱前往香港或東京。她會把箱子裝滿蘭蔻眼霜、寶麗洗發水、LV手包,和其他在中國內地要么貴得多、要么根本買不到的商品。返回家中后,她通過快遞將這些商品發送給托她代購的客戶。對28歲的李來說,當代購收入豐厚,每月能掙到3萬多元。
后來,新冠疫情襲來。中國因防疫需要關閉了邊界并暫停大多數出境游。盡管李通過海外合作伙伴下了一些訂單,但她無法到購物現場保證產品的來源,許多客戶不再相信商品的真實性。這導致她的代購生意縮水了一半。“許多同行已經退出這個市場”,她說。
“整個代購行業已經枯竭”,洛杉磯某咨詢企業創始人薩奇·布倫南說,“許多消費者開始使用更合法的跨境電商。”
“即使疫情緩解,代購也不太可能恢復到鼎盛時期的市場規模”,奧緯咨詢公司的伊桑·葉說。上海分析企業Re-Hub的馬克斯·佩羅表示,“越來越多的品牌正采取積極行動”以打壓灰市賣家。
對歐洲的奢侈品牌來說,代購阻礙了其與顧客建立聯系的努力,代購為客戶批量購買,因此這些品牌無法鎖定目標顧客。巴黎數據情報公司Luxurynsight的喬納森·希伯尼說,奢侈品牌的關鍵任務是認識中國本土客戶并與之建立長期聯系,而不是銷售手包的“一錘子買賣”。一些品牌提高了在歐洲的售價,縮小與中國市場的價差,也是從源頭上削弱代購的原因之一。
簡言之,規模一度高達400億美元的代購市場,在因疫情按下旅行暫停鍵之后正在逐漸衰落。(作者布魯斯·埃因霍恩等,王會聰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