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益刊
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賬本公布,收入形勢比年初預想的要好,支出也保持了一定的力度。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即便拋開去年低基數影響,與2019年同期相比,這一收入增速也有8.6%。
根據中央與地方預算報告預計,全年一般公共預算19.76萬億元,如今半年過去,收入完成預算進度約六成。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在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符合預期。同比增速較高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和當前工業生產者價格上漲較快,同時反映了我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
他預計,今年下半年全國收入增幅將比上半年明顯回落。但考慮到上半年收入完成進度較快,經過努力,預計能夠完成全年預算收入目標。
盡管上半年財政收入形勢較好,但也存在隱憂。
中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岳分析稱,扣除基數影響,從兩年復合累計增速看,上半年增長較快的主要是印花稅、契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等三大主要稅種分別增長4.5%、1.3%和-0.5%,相比2019年同期增速明顯下降,側面反映后疫情時代經濟恢復不均衡的問題。
受重點城市土地成交較為活躍影響,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幅增長,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也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078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基金收入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4436億元,同比增長22.4%。
相比于上半年財政收入兩位數高速增長,財政支出保持個位數較低增速,但仍然保持了一定支出力度。
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12.17萬億元,同比增長4.5%。盡管這一增速明顯低于收入增速,不過按照官方預計全年支出25.01萬億元來看,支出進度近半,且增速高于全年預計增速(1.8%),積極財政政策依然保持一定力度。
上半年這12萬億元的支出以民生領域為主。比如,上半年主要支出科目中三項破1萬億元均是民生類支出,分別是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約2萬億元)、教育支出(約1.8萬億元)、衛生健康支出(約1萬億元)。
從另一個角度看,今年2.8萬億元中央財政直達資金也基本下達地方,主要也用于民生。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各地區形成直達資金支出1.635萬億元,支出進度達到63.1%。從支出結構看,各地用于養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總支出的七成以上,支持基層落實民生政策。
上半年與基建相關的支出下滑,使得今年基建投資增速低于預期。比如城鄉社區支出、農林水支出、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增速均為負數。另外今年上半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同比大幅下滑,也導致上半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同比下降8.6%。
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李克強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繼續聚焦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就業,近期實行的降準措施要體現結構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幫助緩解融資難題。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推進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項目等重點建設。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下半年財政政策將注重保市場主體和保就業。另外下半年專項債發行會提速,約2.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資金將完成發行,這將有利于民生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揮資金穩投資、補短板的效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