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目前共有本土確診病例35例 新增三處中風險地區
今天(24日)上午,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通報,2021年7月23日0到24時,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例,其中3例為輕型,9例為普通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4例。16例感染者當中,江寧15例,溧水1例,均為機場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本土確診病例35例,其中14例是輕型,21例是普通型,共有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8例。
根據國家和江蘇省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精準防控工作要求,經疫情防控專家組評估,2021年7月24日起,南京市江寧區新增三處中風險地區,在祿口街道和湖熟街道。
在南京購買這四類藥品須實名登記
據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7月24日的消息,為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有關要求,南京市實行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四類藥品”實名登記。
南京市確診18號病例在高淳區行程軌跡公布
南京市高淳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1例確診病例的行程軌跡。
根據2021年7月23日上午10:43南京發布最新通報,確診病例18(普通型)有高淳區行程史。高淳區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迅速進入應急狀態,開展流調溯源、人員排查管控、核酸檢測、重點場所管控及消殺工作。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該患者在高淳區的行程軌跡如下:
7月18日16:00自南京自駕來淳,當天18:00抵淳(椏溪街道定埠蕪太建材店),抵淳后攜高淳區椏溪街道陳XX、傅XX自駕前往溧陽人民醫院,當天22:00由溧陽人民醫院自駕經高淳(期間:陳XX、傅XX在椏溪街道定埠蕪太建材店下車)回寧。
四川綿陽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系南京返綿人員
綿陽市衛健委消息,7月23日下午,在對南京市中高風險地區來(返)綿人員排查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初篩陽性人員,經綿陽市疾控中心復核為陽性,臨床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
綿陽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各項防控處置措施,組織快速流調、快速管控、快速檢測。截至7月24日6時30分,患者病情穩定,已排查出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91人,次密切接觸者194人,已按程序和相關防控要求落實管控措施,開展核酸檢測采樣12345人,已出檢測結果12345人,除確診病例楊某外均為陰性。
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綿陽市疾控中心再次發出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提醒:
主動報備,積極配合防控工作
請2021年7月5日以來從南京來(返)綿人員或與綿陽市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的人員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備相關情況,并積極配合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病例:楊某,女,26歲,為綿陽市涪城區吳家鎮惠科路某公司財務人員,現住公司宿舍。其行程軌跡為:
7月17日自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乘坐祥鵬航空8L9708航班,于18日4:00左右抵達綿陽,由其丈夫開車接回宿舍,當日18:00到三生三世自助餐廳(崇尚國際)就餐,餐后返回宿舍。
7月19日、20日之間在公司上班。
7月21日上午,接到排查通知到綿陽四〇四醫院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6:00自感身體不適,于18:00和丈夫駕車前往經開區城南文躍東路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檢測體溫37.8℃后,即持核酸檢測證明到綿陽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于20:30開車返回宿舍。
7月22日,上午未出宿舍,當日18:30到經開區楊云華個體診所就診,約1小時后和丈夫在咱家小廚就餐,餐后開車回宿舍。
7月23日上午在綿陽四〇四醫院再次進行核酸檢測。14:10核酸檢測結果報告為陽性,隨即被轉至綿陽四〇四醫院豐谷分院(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隔離診療。
做好健康監測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腹瀉、味覺嗅覺減退等癥狀時,要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到附近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醫生發病前14天旅居史及人員接觸情況,就診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并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建議在沒有接種禁忌癥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人應盡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疫苗后,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從而有效降低感染、發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另一方面,通過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35例確診病例 其中本土13例
7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2例(廣東5例,云南5例,福建4例,四川3例,上海2例,天津1例,河南1例,湖北1例),本土病例13例(江蘇12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0例,其中境外輸入16例,本土4例(均在江蘇);當日轉為確診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3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444例(境外輸入415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