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財富論壇”于2021年7月24日-25日在青島召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出席并演講。
肖遠企表示,資管行業要主動構建良性競爭格局。他說,歷史經驗表明,過度競爭、惡性競爭對會扭曲市場參與者行為,最終危害市場秩序,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要維持良性競爭,資管機構和監管部門都需要共同努力,來實現市場充分競爭的前提下引導行業向最優均衡靠攏”。
如何實現這種最優呢?肖遠企表示,提高透明度十分重要。他說,資管行業的基礎是委托代理契約,在良性競爭環境下,代理契約的內容及履約進展都應當是透明的,任何一方都不應當通過隱瞞欺騙的手段侵害對方的利益。然而一旦市場處于惡性競爭狀態,經營行為扭曲,資產管理人很可能為追求短期高風險回報,大規模投資于高風險資產,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往往會向委托人隱瞞或掩蓋風險和投資明細。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大原因,就是許多機構為追逐高額回報隱瞞實際風險,大量高風險資產通過不斷銷售的方式出售給投資者,不僅使投資者遭受損失,也扭曲了市場要素,造成市場失靈最終引發危機”,肖遠企說,國際清算銀行曾專門研究過資管行業競爭模式與金融市場均衡關系,在過度競爭環境下資產管理人可能會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損害投資者利益,扭曲金融資產的均衡價格。
肖遠企表示,“不完全契約理論”認為契約自身無法解決信息不對稱,總有一方會通過剩余控制權進行套利,這就尤其需要完善制度體系,特別需要強化信息披露和銷售匹配,為行業良性競爭予以規范和約束,建立有差異、有特色、相互補充的資管行業良性生態,為此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維護好金融穩定,保護好大眾利益。
以下為發言實錄:
肖遠企:尊敬的汲斌昌副省長、趙豪志市長、陳雨露副行長、方星海副主席,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在青島舉辦的財富論壇,我謹代表中國銀保監表示熱烈祝賀。
當前,銀保監會全系統正在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斷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各位朋友,當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人均接近7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財富管理需求進入新階段,資產管理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下面就資管行業發展我談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始終敬畏受托職責。資產管理是基于托付關系的服務,兼具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部分特征,間接屬性比較復雜。資產管理人的身份是代理人,既不是資金持有人,也不是投資資產持有人,因此與生俱來就存在資產管理人和持有人之間的角色位移,既有靈活性優勢也埋下了風險隱患,關鍵在于是否能恪守受托管理的職責。投資人把錢交給你管理,就必須始終保持對受托職責的敬畏。按照投資人利益優先原則,履行誠信、盡責的受托責任。
另外,對于中低收入群體的財富管理需求也要高度重視,認認真真做好,理論上只要除去生活必需品支出以外,仍然有余錢的人群都有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因此除了為高凈值客戶服務外,也應幫助中低收入群體管理好財富,實現財富有效積累,幫助他們管理好財富是資管行業應有之意,財富積累是一個遞進的過程。高凈值客戶也曾經是中低收入群體的一部分,中低收入群體也是潛在的高凈值客戶,從成本收益比看,資管機構一點也不會吃虧。原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行長馬蔚華行長也在這,他曾經講,招商銀行過去培養一大批中低收入群體的客戶,其中很多現在成為了高凈值客戶。
第二,要自覺做長期價值投資的表率。資管行業要培育金融投資深度、長期、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提高整個社會的金融素養。對投資者財富實施跨時期、跨市場的優化配置,在合理風險和期限水平下取得合理收益。自然也要遵循金融規律,特別是風險和回報匹配原則,不可能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話,在這方面尤其要避免過度渲染超額回報,炒作非理性預期。
我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正在正在向高質量轉變,過去那種過度追求短期收益的模式已不可持續,今后增長功能將主要來自于科技創新、綠色產業、先進制造、基礎設施等領域,這些都需要相當規模的長期投資。另外,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養老金融投資需求不斷增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資管行業在這方面有天然的資金和人才優勢,可以集中長期穩定資金探索跨周期投資模式,滿足經濟社會長期投資需求,資管行業要做市場的價值投資者,主動培育投資而非投機的市場氛圍,將有限金融資源應用能增進經濟社會福澤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上。
第三要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投資。這已成為全球重要共識。2006年聯合國牽頭制定了責任投資原則,強化了將環境社會治理,也就是ESG這個因素納入投資抉擇的理念。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ESG標準在個全球重視程度被推向新高度,各項內容大為擴展。“環境”因素中,更關注生態平衡和生活環境清潔;“社會”因素中,更關注食品和日用品的安全性;“治理”因素中更關注企業在困難時期對員工的人性化關懷。
我國資管行業近幾年發生了數以百計的投資產品,有些產品已經明確出現ESG字眼。資管行業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大對社會責任投資的支持力度,積極參與塑造和完善ESG投資體系,推動建立更明確定義標準,構建相關數據收集和統計框架。完善ESG評估方法,推動企業建立ESG的信息披露機制,全面提高社會責任投資的成效,在實現財務回報投資目標外,兼具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層目標。
第四,要努力熨平周期波動。近年來,非銀行金融中介,也包括資管行業等傳統金融體系外的金融活動,對金融周期乃至經濟周期的影響方式引發廣泛的討論和關注。一是資產管理人投資的羊群效益放大周期波動。資管行業在規模快速發展后,管理人投資決策更容易受到從眾心理影響,投資標的趨于集中。二是集中兌付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加劇周期波動。資管行業的負債雖然具有來源廣泛的優勢,眾多開放式產品遇到很大的集中贖回壓力,在短期市場壓力事件下會放大影響,集中兌付導致被動拋出資產和資產甩賣,可能就會觸發金融周期逆轉。三是可能同樣存在“大而不能倒”的困境。當資管達到一定體量后會對金融市場資產戰略產生重要影響。大型資管機構產品出現危機也會顯著傳導到金融市場,進而引起市場恐慌和定價失靈,甚至引發更大范圍的風險。
資管行業與經濟金融周期的關系是新的問題,目前難易得出準確的結論,必須強化監測和分析,推動完善制度,遵循組合投資的基本規律,合理塑造投資預期,降低新周期性運行波動曲線,推動金融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穩定。
第五,要主動構建良性競爭格局。歷史經驗表明,過度競爭、惡性競爭都會扭曲市場參與者行為,最終危害市場秩序,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要維持良性競爭,資管機構和監管部門需要共同努力。在實現市場充分競爭的前提下,引導行業向最優靠攏,如何實現這種最優,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其中提高透明度就十分重要。資管行業的基礎是委托代理契約,在良性競爭環境下,代理契約的內容和進展應該是透明的,任何一方不能通過隱瞞欺騙等手段侵害對方的利益。然而一旦市場處于惡性競爭狀態,金融行為扭曲,資產管理者很可能為追求短期高風險回報,大規模投資于高風險資產,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往往會向委托人隱瞞或掩蓋風險或投資明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大原因就是,許多機構為追逐高額回報隱瞞實際風險,大量高風險資產通過不當銷售的方式出售給投資者,不僅使投資者遭受損失,也扭曲了市場要素,造成市場失靈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曾專門研究過資管行業競爭模式與金融市場均衡關系,在過度競爭環境下,資產管理人可能會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損害投資者利益,扭曲金融市場的均衡價格。不完全契約理論認為,契約自身無法解決信息不對稱,總有一方會通過剩余控制權進行套利,這就尤其需要完善制度體系,強化信息披露和銷售匹配對行業良性競爭予以規范和約束,建立一個有差異,有特色相互補充的資管行業良好生態,維持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維護好金融穩定,保護好大眾利益。
今天,我就講這五個方面,再次祝賀本次論壇圓滿召開,祝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改革試驗區取得更大成績,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