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河南省新鄉市北中部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多個地區出現較大險情。
防汛部門信息顯示,從7月17日8時到23日7時,新鄉市平均降雨量830毫米,最大降雨量965.5毫米。
24日,新鄉市區部分地區出現衛河河水漫灌,周邊的輝縣市、衛輝市也災情嚴重。
7月25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在離新鄉市區不遠的共產主義渠附近看到,村民田地被淹,水深到玉米棒子處,有的地方水深仍達約2米。
新鄉,這幾天到底經歷了什么?
共產主義渠
漫灌與撤離
“(最新一輪)雨是從20號(7月20日)下午開始下的,一直到第二天上午,還在下雨。”市民李銘回憶,剛開始新鄉市區的雨還沒有太大,大家的感覺是“只是下雨而已,夏天嘛,哪不下雨呀。”但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7月20日,新鄉市區有個別小區受到了斷水斷電的影響。
21日,李銘所在小區一樓的門面房開始過水了,部分小區的積水已經淹到家里面了,出現了大范圍的斷水斷電,但當天大部分人都還在上班。大家開始關注朋友圈,跟親戚朋友打電話打聽消息。
7月21日10時30分,新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Ⅱ級提升至Ⅰ級。
7月22日晚間,新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消息,22日17時40分,共產主義渠洪水漫溢進入衛河,順衛河下泄,請衛河新中大道以下至出市境所有村莊緊急轉移群眾,組織人員上堤堵口搶險。
當地防汛部門信息顯示,7月22日8時至23日7時,新鄉境內兩條河流3處超警戒水位(共產主義渠河合站超保證水位0.97 米、黃土崗站超保證水位1.97米;衛河汲縣站超警戒水位1.36米),7座中型水庫其中6座出現溢流,溢流量601.5立方米/秒。受22日輝縣降雨和溢流洪水影響,共產主義渠出現漫堤溢流現象,市區部分路段出現洪水倒灌現象,導致市區部分路段積水嚴重,最深處積水達1.2米。
新鄉市區北干道與牧野大道交叉口是衛河水倒灌較為嚴重的區域,此處緊挨共產主義渠。
衛河從新鄉市區蜿蜒而過,是當地主要的泄洪排洪出口。此處的來水,一部分是鄭州以及輝縣市、焦作等,另一部分是獲嘉縣,這個縣是鄭州、新鄉水域、地界的分界線。
連日強降雨導致衛河本身就承受巨大的壓力,再加上并行的共產主義渠出現漫堤,水位猛然陡增,新鄉城區也隨之形成河水倒灌,導致城區積水嚴重,災情進一步加劇。
新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7月24日發布的第5號公告顯示,受連續降雨和上游洪水集中下瀉影響,新鄉市河渠迎來第二次洪峰,共產主義渠出現洪水漫堤,涌入衛河,致使衛河水位抬升,排泄能力下降。
7月25日上午,新鄉城區仍有較深積水
李銘的老家在新鄉市區下游的衛輝市,那里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汛情。他給老家打電話,得知7月20日晚上衛輝就已經有村民開始從低處往高處撤離,21日至22日,則出現了較為集中的撤離。“以前沒有被淹的村,也因為(要上游)泄洪開始撤離。”
衛輝是新鄉市下轄的縣級市,位于新鄉的東北方,是整個新鄉市泄洪往下游的必經之地,所以,險情比較嚴重。
新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7月23日發布第3號公告稱,鑒于當前新鄉市汛情,經河南省防汛指揮部同意,新鄉市決定實施分洪措施,立即啟動衛輝市柳圍坡滯洪區進行泄洪。滯洪區分洪數小時后,共產主義渠、衛河兩條河渠水位會明顯下降,市區內澇壓力將得到緩解。
23日中午,衛輝市政府發布通報,根據防汛減災工作需要,經上級有關部門研究同意,決定于2021年7月23日12時30分啟用柳位坡蓄滯洪區,請蓄滯洪區范圍內居民群眾立即撤離,確保安全。
據據新華網(603888,股吧)報道,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大面積被淹,其中秀才莊村、孟莊村、石莊村受災嚴重,萬余人急需物資,等待救援。
救援
新鄉的災情也得到各地救援。
“第一天(21號)晚上,我們正式進入搜救現場。”湖南省瀏陽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領隊曾大學回憶最早進入衛輝搜救的情況。當時,他們看到整個村被淹沒了,“(好在)只搜救到大約10個人,說明大部分的人都已經轉移出來了。”
22日,曾大學的隊伍又到了衛輝市的兩個村莊,一個村莊2000人左右,同時有武警、解放軍各種隊伍進到現場參與搜救。“我們是請示了當地應急局、公安,快速進入現場,進行搜救。我們帶了兩艘皮劃艇,10個救援隊員是專業的——那個地方的洪水比較急,不是專業救援人員是不允許進入現場的。”忙到一整天到,救出了100多人,曾大學所在的救援隊到晚上11點才開始休息。
這樣的救援每天都有。
湖南省瀏陽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曾接到衛輝應急局信息,有一個小區已經被淹沒了,救援隊把船抬了進去,進行搜救。
“我們是第一個到達那個小區的,那里水深有3米,水也很急。小區有9棟樓的居民,他們看到我們,說‘親人來了’,非常高興。我們安撫他們不要急,今天無論如何將你們轉移到安置點。”曾大學介紹,“9棟樓,我們挨家挨戶敲門,讓老人、小孩先走,其他人也都非常理解。”他們最后一共是轉移出去400多人。
23日、24日,瀏陽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都在衛輝搜救。
水中救援
王志國是河南安陽人,是一名長途運輸司機。這次他花了24小時,開了1100公里,由上海開發,將復星基金會捐贈的水陸兩棲救援車(下稱“全地形車”)運送到了新鄉。
7月24日晚上19點,由復星基金會捐贈的六輛全地形車送抵新鄉,正式交付新鄉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馬上投入城區內澇的轉運工作中。
“新鄉沒有一輛涉水型救護車,當水深超過50公分,120急救車基本就不能工作了。”據新鄉市120急救指揮中心主任馮園講述,由于城區內澇嚴重,新鄉當地醫護人員這幾天都不得不卷起褲腿,脫掉鞋子,趟著水,舉著擔架,涉水過去,把病人抬出來。甚至還得通過119、救援隊伍的協助,才能完成醫療救援工作。
截至24日,新鄉大部分城區仍浸泡在大水中。部分城區由于排灌不力,遭受內澇,水深基本都達到了1.5米。雖然24日天氣有所轉晴,由于受到泄洪區的影響,部分城區內澇加重,甚至影響到了新鄉市結核病防治所,目前有80人受困,其中30名醫護人員,50名患者。
馮園表示,除了新鄉市結核病防治所,復星基金會提供的這六輛全地形車還將馬上投入到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大型醫院搶險排澇、城區內澇轉運工作中。在經過操作人員的簡單培訓之后,車輛在兩個小時以后即進入任務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