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能板塊是未來所有新能源產業鏈中增長最確定最具爆發力的細分賽道,可能沒有之一。
來源 | 心中無股HK
01
新能源持續火熱,接下來的儲能板塊可能會出現一些陽光電源(300274,股吧)一樣一年15倍的超級潛力股。
背后的核心邏輯用常識可能更容易理解,新能源已經是公認的長期優質賽道,而光伏儲能又是新能源中最確定的超級細分賽道。
原因很簡單,如果儲能不能快速跟上,整個電網就無法接受更多的光伏電上網,就會嚴重制約整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儲能已經成了整個光伏產業鏈最主要的短板,于是最近國家出臺的光伏電站強制配置20%儲能政策成了儲能板塊爆發的導火線。
公開資料顯示,未來10年全球儲能的復合年增長將超過60%以上,而中國的增速甚至有機會達到70%。一個行業整體有如此大增速是非常罕見的。
事實上,儲能的高景氣已經持續了半年多,本人最近通過對儲能板塊相關企業跟蹤研究發現,無論是儲能電池還是光伏逆變器與變流器,都已經是嚴重的供不應求。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光伏光伏逆變器出口同比增長1.2倍,儲能電池的各個環節都出現了供應緊張。
很顯然,儲能板塊是未來所有新能源產業鏈中增長最確定最具爆發力的細分賽道,可能沒有之一。
光伏儲能龍頭陽光電源一年多時間上漲15倍已經率先作出了表率,接下來儲能板塊會有更多5倍、10倍潛力股冒出來。在接下來相當長時間內,二級市場只要能看到“儲能”二字的股票都有機會大漲。
基于儲能行業進入了確定性的長周期高增速,目前及接下來相當長時間內的產能就是印鈔機。
02
因此,標的選擇就顯得相對比較簡單:除了繼續長線鎖倉陽光電源頭部企業外,可以直接找今明二年產能增量最大與股價彈性最好個股。百川股份(002455,股吧)與上能電氣就是基于這樣的思路挖掘出來的,目前它們不到100億市值的股價,相當于一年前陽光電源啟動前的情形。
從公開信息研究發現,百川股份突出看點是目前市場對它巨大的認知差。市場至今還在把它當化工企業看待,而事實是公司即將轉型成為鋰電池與光伏儲能行業最具潛力的企業之一。
公司的業務有三塊構成:
一是傳統業務精細化工。目前在這個細分領域占市率30%,全國第一。公司已經公告上半年盈利同比大增7倍,雖然這塊業務漸入佳境,但它不是本文要看好的主要業務;
二是儲能。公司控股32%的“海基儲能”是一家定位電網側儲能,全國布局最早、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儲能公司之一。目前產能1GW,年底前有望新增1.5GW產能,預計未來產能會有機快速提升,公司發展將會進入快車道;
三是寧夏30億投資的鋰電池儲能項目。這是百川的最大看點,這個項目經過二年的建設,幸運的在光伏與儲能行業全面進入爆發期的明年5月前全面投產(部分項目已經提前在今年上半年投產)。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了解到,該項目由儲能電池、廢舊鋰電池回收二大部分組成。據業內專家估算,投產后,百川鋰電的針狀焦、負極、石墨化個別產品的單體產能將進入全國前5,一體化(約占整個電池價值量的40%)項目有望進入行業前列。
產品除了供應百川旗下海基儲能外,主要供應鋰電池儲能企業 。目前已投入項目開始運營,陽光電源等光伏儲能企業都是它的客戶。預計全面投產后將會形成80億以上的年收入,這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盈利貢獻。這個收入與盈利規模相對于百川目前才60億市值的股價,它的股價彈性足夠的大;
上能電氣的突出看點有:
公司專注于大型光伏電站逆變器與變流器業務,而占整個光伏產業鏈價值20%的光伏變器是整個光伏產業鏈中競爭格局最好的細分賽道。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一家最近股價翻番后市值還不到100億的公司,今年新增產能10GW,明年底總產能有機會達到30GW。而市值2300億的陽光電源去年一年儲能的出貨量也就35GW。
公開信息顯示,上能的逆變器全球市場份額為5% ,在全球列第6,在國內僅次于陽光、華為列第3。遠超400億市值的固德威與300億市值的錦浪等競爭對手。
公司在今年國內大型電站集采中優勢明顯,幾乎是全面勝出。在第一批“領跑者”中公司明顯占優,手持訂單大增,大唐、國投及三峽等巨頭都是上能的客戶。
另外包括李飛在內的公司主要研發團隊成員都來自華為,公司擁有完整的產品知識產權,強大的技術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研究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