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上旬兩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外,安徽建工在7月底再次被列為被執行人。筆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對于安徽建工而言,被執行、遭處罰可謂“接踵而來”。
再被執行150多萬 今年累計被執行近2000萬
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徽建工)于2021年07月29日被彭水縣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案號(2021)渝0243執2374號,執行標的1509700。
(圖片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需要注意的是,同在7月份,安徽建工另外有兩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2021年07月05日,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案號(2021)皖0303執1690號,執行標的為779699。
(圖片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1)皖0303執1690號,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執行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21)皖03民終463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被執行人至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相關規定,裁定如下:凍結、劃撥被執行人存款人民幣789895.75元,或扣留、提取同等數額收入,或查封、扣押、凍結其同等價值其他財產。
(圖片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圖片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另外,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2021年07月13日,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案號(2021)皖05執725號,執行標的為16794250。
除了上述案件外,筆者注意在,在今年上半年,安徽建工還因牽涉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被法院凍結、劃扣存款。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1)皖0303執658號顯示,常州市東大建設裝備有限公司申請執行蚌埠市學府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20)皖03民終4483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被執行人至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之規定,裁定如下:凍結、扣劃被執行人蚌埠市學府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存款人民幣26萬元,凍結期限為一年。
(圖片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夜間施工違規、違反消防法等 今年多次領罰單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建工今年以來除了多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外,還因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此外,對于安徽建工而言,今年以來除了多次被被執行信息纏繞外,還多次踩監管紅線被處以行政處罰。
7月12日,信用中國顯示有關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則行政處罰即汕環執罰﹝2021﹞198號。該處罰顯示,“經2021年6月7日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龍湖分局檢查,發現你司承建的汕頭市東海岸新城新溪片區韓津路中海悅江府項目一標段項目工地正在進行夜間施工,此次施工作業違反了《汕頭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加強高、中考期間噪聲污染管理的通告》(汕市環〔2021〕195號)規定的禁止施工作業時間。 以上事實有《現場檢查筆錄》、《汕頭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加強高、中考期間噪聲污染管理的通告》(汕市環〔2021〕195號)等證據為憑。 你司上述行為違反了《汕頭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我局根據《汕頭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六條和五十五條的規定以及《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試行)》中第六類第5項第1點的裁量標準,我局決定對你司作出如下行政處罰: 罰款柒仟元整(¥7000.00)。”
(圖片來源:信用中國)
(圖片來源: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
6月8日,據信用中國,2021年06月02日,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執法人員王珺瑋、李隆對位于海淀區建材城西路16號的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單位地下一層車庫內無水帶、水槍,消防設施、器材配置、設置不符合標準,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以上事實有《消防監督檢查記錄》1份、《詢問筆錄》1份、《責令立即改正通知書》1份、執法音視頻等證據證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現決定給予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罰款人民幣壹萬捌仟伍佰元整的處罰。
(圖片來源:信用中國)
5月1日,安徽建工被績溪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開除的行政處罰即績城管行執罰決字﹝2021﹞18號顯示,安徽建工因施工環境噪音干擾周圍居民,違反了《宣城市城市管理條例》,依據《宣城市城市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被罰款5000元。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