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日舉行的第38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下稱“年會”)上,“2020年度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工業百強榜”正式發布,65%的百強企業集聚在長三角、京津冀、大灣區、成渝四個產業集群。
從具體榜單來看,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恒瑞醫藥(60027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醫藥控股有限公司、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位于前列。
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的統計和分析,2020年百強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9012.1億元,同比下降3.1%,為近十年來首度下滑,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疊加影響。
營收下滑的背景下,利潤總額卻實現增長。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負責人分析稱,百強企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6%,其中超過半數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實現正增長。百強企業中,參與一致性評價的企業中,28.3%屬于百強企業及其子公司。在國家集采中,百強企業覆蓋了87%的采購品種。
受疫情、帶量采購政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有藥企負責人表示業內都很“焦慮”,醫藥企業也正加速從仿制藥轉型布局創新藥。
據現場解讀,2020年百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支出為6.33億元,平均研發強度為6.8%。從研發強度梯度分布看,研發強度高于15%的企業有5家,分別為信達生物、康弘藥業(002773,股吧)、先聲藥業、煙臺綠葉和恒瑞醫藥。
年會現場,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清明表示,創新需要產業平臺,包含人才、資本、政策,但可以發現,存在創新資源浪費的現象,所以要差異化創新。
“在差異化之前,要考慮企業自身的強項、已經具備的能力、應該具備的能力、必須打造的能力,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饼R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燕表示,這些差異化的結果是給市場、社會、病患提供價值。有價值的創造,就一定會有經濟回報。
8月1日同步發布的《中國仿制藥藍皮書》2021版(下稱《藍皮書》)中顯示,在避免低水平重復時,更要注意防止高水平重復,高水平重復比低水平重復更浪費。如目前國內開發PD-(L)1產品的企業有100多家,這類產品還沒有上市,就已經失去了市場。
有關原始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耙ψ龊脤λ幬锏男掳悬c、新機制、新策略、新方法、新技術等方面的原始創新,這樣才能在醫藥發展的潮流中走在前列,掌握主動。”陳凱先稱。
《藍皮書》中也談道,我國醫藥企業由仿制到創新的轉型,其模式有自主創新、引進創新、聯合開發、投資并購等。目前自主創新模式中合作性創新、開放性創新逐步成為主流。聯合開發成為目前中國創新的一種主要模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