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8月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題為《深度關注︱整治“飯圈”亂象》的文章,文章引述知情人士信息稱,在“造星”節目中,資本參與了偶像從“練習生”到“明星”的每一個環節,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粉絲的“錢袋子”進行反復“收割”。
亂象
“吳亦凡事件”后,頻現“聊天截圖挑戰法律底線和公序良俗”
近日,多家中央媒體和相關協會對吳亦凡被刑拘一事,以及“飯圈”亂象進行了批評。
7月31日晚,北京朝陽警方發布公告,針對網絡舉報的“吳某凡多次誘騙年輕女性發生性關系”等有關情況,經警方調查,吳某凡(男,30歲,加拿大籍)因涉嫌強奸罪,目前已被朝陽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
當天,中央政法委官微、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相繼發聲。中央政法委就此事表示,在中國的土地上就要遵守中國的法律;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說,外國國籍不是護身符,名氣再大也沒有豁免權,誰觸犯法律誰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8月2日,中國影協、中國音協、中國視協也就吳亦凡事件發聲。這些協會的態度明確,傳遞出對明星遵規重德、不挑戰法律紅線的立場。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還在公開發聲時談到不看審美習慣、價值取向的問題,提出“所謂頂級流量、粉絲后援、外籍身份都不具備為所欲為的特權,絕不是違法失德的護身符”。
不過近來,圍繞該事件暴露出的“飯圈”亂象卻仍頻現網絡。
“湊錢集資,能救哥哥嗎”“可以一起去探監嗎”“哥哥粉絲多,可以‘營救’”,對這些挑戰法律底線和公序良俗的聊天截圖,多家媒體批評——該清醒一下了。
8月3日晚,一張某品牌微信群截圖又引起輿論嘩然——“是不是要給吳亦凡一個機會,官宣請他做代言人,告訴大家還是要給他一個機會,壞人也需要機會,你們覺得呢?”“哪吒精神就是給所有人重新做人的機會。”當晚,品牌方發布聲明稱,開除所有發表不當言論人員。
整治
中央網信辦啟動“飯圈”亂象專項整治、暑期專項整治
今年6月15日,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當時,中央網信辦網站的通告明確提出,一段時間以來,“飯圈”粉絲群體在網上互撕謾罵、應援打榜、造謠攻擊等問題屢見不鮮,破壞清朗網絡生態,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這次專項行動重點打擊5類“飯圈”亂象行為:一是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等行為;二是“飯圈”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人肉搜索、侵犯隱私等行為;三是鼓動“飯圈”粉絲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行為;四是以號召粉絲、雇用網絡水軍、“養號”形式刷量控評等行為;五是通過“蹭熱點”、制造話題等形式干擾輿論,影響傳播秩序行為。
其實,在今年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在介紹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有關情況時就提到了“飯圈”問題。
“最近綜藝節目《青春有你3》打榜倒牛奶事件,再一次把‘飯圈’問題拉到了廣大群眾的視野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和譴責。”張擁軍說,要“堅決處置縱容亂象的網站平臺,特別是對屢教不改的網站平臺,從嚴從重處罰。”
7月下旬,中央網信辦又啟動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再次將整治“飯圈”亂象列為暑期專項行動的7類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突出問題之一。暑期專項行動明確,深入整治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互撕謾罵、拉踩引戰、刷量控評等行為。
據新華社8月2日消息,近期,相關主管部門整治不良粉絲文化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央網信辦結合正在開展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整治不良粉絲文化亂象,目前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余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余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39款。
背后
一節目11名選手集資破億,中紀委文章稱“斬斷毫無底線的資本黑手”
在“吳亦凡事件”之前,已屢有“飯圈”行為引人關注。
今年4月底,一則“倒奶視頻”把選秀綜藝《青春有你3》推到了風口浪尖。畫面里,近20人忙著向污水槽內傾倒新鮮牛奶飲品。
根據這檔節目的規則,在近百名選手中留下9名選手“成團出道”。5月8日成團夜前,粉絲購買指定蒙牛乳飲品,微信掃描包裝箱或瓶蓋中的二維碼即可使用“果粒值”為選手應援,助其登上人氣榜單前列,獲得專屬曝光資源。而每日應援次數無限制,可以使用的“果粒值”無上限。這一規則刺激了粉絲行為,也產生了上述“倒奶”事件。
“‘飯圈’亂象也是綜合現象,以《青春有你3》為例,既涉及粉絲無底線追星問題,也涉及平臺縱容的問題,還涉及商家的不良行為問題,因為刷牛奶揭開蓋以后里面有二維碼,要想投票就得去買,誰能喝那么多,想多投票牛奶就浪費掉了。”5月8日,張擁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中紀委網站8月5日刊文,揭示了“飯圈”背后的資本力量。
文章說,在“流量至上”“泛娛樂化”等不良導向下,一些資本無視社會責任感,在當下中國“飯圈”串起了“偶像-粉絲-商業平臺-娛樂經紀-營銷機構-廣告商-廠家”各個利益集團,無所不用其極收割大量粉絲特別是未成年粉絲的“錢袋子”。
“自2018年‘偶像元年’以來,造星節目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在層出不窮的‘養成類’偶像節目中,資本參與了偶像從‘練習生’到‘明星’的每一個環節,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粉絲的‘錢袋子’進行反復‘收割’。”文章引述一位長期從事娛樂行業的人士的話。
“飯圈集資應援”大致可以分三類:一是包含實物回報的,比如賣專輯、周邊,將所得利潤用于支持偶像相關活動;二是不提供實物回報,但承諾把粉絲的真金白銀用于選秀投票、給偶像送禮;三是說好了為偶像“搞錢”,承諾提供回報卻并不兌現的詐騙行為。
新華社也曾發文披露——以今年的《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兩檔節目為例,早在節目尚未開始前,部分訓練生粉絲后援會就已開始進行集資用于后續打投花銷。3月14日,節目開播后不久,一名《創造營2021》訓練生的粉絲6小時集資368萬元。《創造營2021》總決賽后,據不完全統計,4名訓練生的集資總額超過1000萬元,排名前11名選手集資總額突破1億元。
中紀委在這篇文章的最后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整治畸形“飯圈”文化要多方協力把規矩立起來、把紅線樹起來、把言行規范起來。斬斷毫無底線的資本黑手,遏制泛娛樂化的野蠻生長,加強行業自律,敦促演藝人士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此外,針對青少年為主的“飯圈”,要呼吁社會、家庭、學校和演藝行業共同努力,制止畸形“飯圈”行為,凈化娛樂生態。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