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或受新華社昨天刊文“警惕配方奶粉營銷影響母乳喂養”一事影響,乳板塊波動較大,截至收盤,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有微漲。
昨日晚間,新華社發文稱,在中國營養學會5日召開的2021年世界母乳喂養周主題研討會上,多名專家表示,配方奶粉營銷是影響孕產婦選擇母乳喂養的一大原因,需要加強對母乳代用品營銷行為的規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營養專家常素英指出,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營銷活動對母乳喂養會產生負面影響,孕產婦接觸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銷活動越頻繁,對配方奶粉的態度就越積極。
常素英建議,通過強制性法規規范母乳代用品營銷行為,尤其是軟廣告等隱性營銷。同時,嚴格執行廣告法中關于過度和誤導性營銷嬰幼兒食品營銷行為的規定。
據了解,國際上通用的對奶粉營銷規范主要是遵循《母乳代用品國際銷售守則》,這是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為了應對關于母乳代用品在發展中國家進行不規范市場營銷的擔心而推出,其中包括“禁止以文字或圖畫形式宣傳人工喂養,包括在產品標簽上印嬰兒的圖片”、“向衛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資料必須具有科學性和真實性”、“有關人工喂養的所有資料包括產品標簽都應說明母乳喂養的優點及人工喂養的代價與危害”等。
我國是該守則的簽署國,并于1995年頒布的《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要求,禁止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雜志、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傳播媒介上進行母乳代用品的宣傳,包括播放、刊登有關母乳代用品的報道、文章和圖片。母乳代用品產品包裝標簽上,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類似的名詞。
不過,該《管理辦法》已于2017年12月廢止。2013年,為保障嬰幼兒身體健康,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規范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
其中指出,嬰兒配方食品是重要的母乳代用品。監管部門要在抓好嬰兒配方食品特別是嬰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加大嬰兒配方食品標簽標識的日常檢查力度,督促嬰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依法進行標識標注,督促嬰兒配方食品經營單位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嬰兒配方食品標簽標識上,應用醒目的文字標注說明母乳喂養優越性的宣傳標語,不得印有嬰兒圖片,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類似名詞。
不僅如此,2018年實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中也規定,禁止利用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進行夸大宣傳和聲稱,誤導消費者。
乳業專家宋亮對藍鯨財經記者指出,嬰配粉是專業化程度很高的產品,需要品牌方對消費者做專業的講解、解讀,但在正常講解和誘導宣傳之間,確定存在一定的盲點,預計未來奶粉過度營銷方面,國家也將加強管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