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病株來了,我們怎么辦?作為公認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疫苗”被再次放在聚光燈下,多家醫藥公司也在近日集中發聲。
疫苗巨頭康泰生物(300601,股吧)(300601,SZ)宣布分離出多株“德爾塔”變異株單克隆毒種,康希諾(688185,SH)肯定了克威莎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效力,國藥集團則另辟蹊徑,發現單抗對德爾塔等新冠變異毒株有效。
但是,面對狡猾的病毒,跑得快還不夠,還要選多個路線;只路線多也不行,還要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表示,除了對德爾塔疫苗展開臨床研究,還要有其他研究,多管齊下做各種探索。“市場短時間內可能有很多研究出來,但得到答案還需要時間”。
舊的疫苗還有用嗎?產能問題需補足
按照技術路線分,目前國內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主要有三種:一是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主要由國藥集團的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康泰生物生產;二是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由康希諾生產;三是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由智飛生物(300122,股吧)(300122,SZ)控股子公司生產。此外,復星醫藥(600196,股吧)(600196,SH)供應至我國臺灣地區的mRNA新冠疫苗也于8月3日在臺灣地區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然而,根據現有數據,這幾種技術路線的疫苗,不管之前驗證的保護效率有多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變異株的出現,疫苗的效率都會打折扣。
以康希諾的新冠疫苗為例。8月5日,康希諾生物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官朱濤博士在“高效疫苗研發生產工藝系列在線課堂——腺病毒載體疫苗篇”的直播中公開發言,表示腺病毒載體疫苗對南非株(Beta)的應對略有下降,對印度株(Delta)假病毒中和作用較英國株(D614G)下降約0.9-1.4倍,滅活疫苗對印度株(Delta)中和作用較英國株(D614G)下降約1.4-2.3倍。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不過,朱濤也表示,雖然全球各條技術路線的疫苗對新冠病毒變異株保護效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對各類變異株仍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具備一定的保護效力。
7月31日,鐘南山院士就公開表示,基于今年5月份廣州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株疫情的研究,證明國產疫苗是有保護作用的。該項研究初步統計顯示,疫苗對重癥的保護效果為100%,對中度、輕度、無癥狀的保護效果分別為76.9%、67.2%、63.2%。這一數據給了市場信心,但也說明未來還存在生產新疫苗的需求。
在新疫苗問世之前,疫苗工作的持續推進還需要獲得產能保障。8月5日,美國疫苗企業Moderna宣布今年新冠疫苗的產能有限,因此本年不再接受任何新訂單。而在此之前,Moderna曾表示將通過增加自有與合作生產,將2022年新冠疫苗產能提高到30億劑。
而從國產疫苗公司的產能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08號樓建設項目完成后,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年產能將達30億劑;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新冠疫苗年產能超20億劑。
新的解法在哪里?第三針可能是最近的一種選擇
作為已知最安全有效的預防辦法,新毒株疫苗的研發馬不停蹄。8月4日晚,科興生物董事長尹衛東在新冠疫苗合作國際論壇上表示,近期將向各國藥監局提交針對Gamma株的克爾來福和Delta株的克爾來福的臨床研究及緊急使用申請。而“克爾來福”,就是科興生物在今年2月在國內獲批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該疫苗在今年6月被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
對此消息,市場充滿期待,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款變異株新冠滅活疫苗的誕生,大致需要經過毒株分離、病株篩選、疫苗試生產、臨床研究等多個步驟,即使獲批緊急使用或附條件上市,還需要繼續開展應用研究。其中,毒株分離是第一步,還要從多個候選毒株中再篩選出一株無外源因子污染、產毒率高、免疫原性好、遺傳穩定性好的毒株用于疫苗生產。
“經過過去一年多的摸索和研究,新冠滅活疫苗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已經確定,廠房也是現成的。所以針對德爾塔等變異株的新冠疫苗生產,企業只需要更換新的毒株即可快速生產。但后面的關鍵工作還是研究。”該業內人士說,不同于已經使用了幾十年且每年更換新毒株直接投入生產和使用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現階段臨床前和驗證性臨床研究對于新毒株新冠疫苗而言還是必不可少的。但變異株的新冠疫苗臨床研究要做到什么程度,還是要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和不同國家的法規要求來決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所以這一研究過程需要完整走下來,絕不是像公眾認為的那樣,只要開展研究了就可以立刻出成果。那么,怎么彌補新疫苗上市和病株變異之間的速度差?
接種第三針疫苗也許最近的一種選擇。目前,科興生物已經完成了克爾來福第三針加強免疫的研究,接種第三針仍然像接種第一針和第二針一樣安全,同時中和抗體水平可以在一周內快速地大幅度提升,相關研究成果將很快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加強免疫后的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能得到提高。此外,加強免疫后的真實世界研究已經在中國、土耳其、智利等國展開,很快將獲得結果。
這種辦法此前也得到多個國家響應和數據支持。例如,根據Moderna今年二季度財報,第三針疫苗提升Delta中和能力42倍,并且超過了接種完兩劑疫苗后一個月時的水平;而法國計劃于今年秋季開始為最脆弱的人群接種第三劑疫苗,其他歐美及中東多國也正為第三劑新冠疫苗接種做準備。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疫苗的需求受疫情驅動,但其使用必須遵循科學。哪怕是選擇接種第三針疫苗,研究人員也要回答很多細致的問題,比如第三針疫苗是用相同技術路線的,還是不同技術路線的?如果選用相同廠家相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那么是接種原來毒株的疫苗,還是換一個毒株的疫苗?“這些都需要去做一些研究,從整體上去考量。”
所以,在德爾塔疫苗或特效藥到來之前,市場還要給予疫苗更多耐心,做好新冠疫苗接種和日常防護。
記者|金喆 實習記者|林姿辰 編輯|陳俊杰 孫志成 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