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消息,8月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96例,其中本土病例81例(江蘇38例,河南24例,云南7例,湖北6例,湖南6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0例,其中本土5例(湖北3例,河南2例)。
揚州累計確診308例超過南京!
據8月8日召開的揚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8月7日0-24時,揚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例。截至目前,揚州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08例(輕型72例,普通型211例,重型19例,危重型6例)。
7月28日至8月7日,揚州全市11天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08例,數量現已超過南京。自8月1日起,揚州尤其主城區處于“封城”狀態,市民居家辦公,現已完成四輪主城區大規模核酸檢測。
目前,揚州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封控區連日有所擴大,當前揚州市共有高風險地區1個,中風險地區75個。
從8月1日至6日(截至每日24時),揚州中風險地區分別為14個、29個、44個、51個、66個、71個,高風險地區數量保持不變,為1個。
8月7日,江蘇省長吳政隆在揚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疫情防控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頭等大事。揚州疫情正處于集中暴發期,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復雜。
一社區醫院工作者在核酸檢測現場被感染
據健康時報梳理,揚州此輪疫情中有一例特殊的病例:確診病例61在廣陵區灣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班,7月29日中午-31日上午在灣頭鎮聯合村核酸檢測點工作后被感染。
確診病例61流調結果顯示,7月21日-28日上午,在廣陵區灣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班。7月29日中午31日上午,在灣頭鎮聯合村核酸檢測點工作。7月31日下午,作為確診病例的密接被隔離管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即通過負壓救護車轉運至揚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診斷為確診病例,普通型。
而據健康時報8月7日報道,記者通過梳理通報的病例活動軌跡發現,有11個確診病例,與確診病例38是密接,且去了同一個核酸檢測點——聯合村核酸檢測點,即廣陵區灣頭鎮設置的核酸檢測點之一。
據揚州市廣陵區政府消息,8月7日,廣陵區開展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此次核酸檢測范圍為廣陵轄區居民(含本地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外籍人員等)和外地在揚朋友,且需在一天內完成。
揚州廣陵區居民核酸檢測現場。圖片來源于廣陵區人民政府官網
1人傳染23人!江蘇揚州多人被問責
核酸監測點的感染病例,更是與揚州出現的“1傳23”傳播鏈有關,8月8日下午,清風揚州公眾號的通報了具體情況:
文中通報如下:
當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正處于最吃緊、最緊要的關頭,少數黨員干部仍然履職盡責不到位、工作作風不扎實,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021年8月1日,廣陵區灣頭鎮財政結算中心工作人員王強(已因嚴重違法被立案調查并停職)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并已造成23人感染的嚴重后果。現將有關情況及問責處理決定,通報如下:
7月29日至8月1日,在對王強核酸檢測混采陽性進行復檢的過程中,邗江區有關方面在隔離管控等環節工作失職,落實防控措施不實不細,造成疫情擴散。
邗江區監委對此立案調查后,分別給予負有直接責任的區衛健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流調隔離組副組長蔣蔚,區疾控中心主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采樣檢測組副組長黃友政務警告處分。市監委責令邗江區政府分管衛生防疫工作的副區長、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丁明哲作出檢查,并對其通報批評。
7月29日,廣陵區灣頭鎮聯合村核酸檢測點設置不規范、現場組織混亂,導致在該檢測點與王強密切接觸的多名人員被感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廣陵區紀委監委對此立案審查調查后,對負有責任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進行了問責追究,其中:廣陵區灣頭鎮聯合村黨總支書記梁文祥,作為核酸檢測點第一責任人,負有直接責任,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灣頭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王磊作為掛包領導,未按要求規范組織、管理檢測現場,負有直接責任,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灣頭鎮副鎮長孫超作為分管領導,未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給予其政務警告處分;區疾控中心主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采樣檢測組副組長吳紅祥,指導督促不力,負有直接責任,給予其政務警告處分。市紀委監委責令廣陵區委副書記、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李斌作出檢查,并對其通報批評。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市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從中吸取深刻教訓,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帶頭響應市委號召,進一步強化危機意識、緊迫意識,全面緊起來、嚴起來、快起來、實起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奮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小區管控再次升級
8月7日凌晨,江蘇省長吳政隆針對形勢發展最新情況和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召開省市工作部署會。
他指出,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集中隔離、社區管控、醫療救治和防院感、服務群眾等工作都必須刻不容緩、爭分奪秒落細落實。對社區管控必須嚴格到位,封控小區、封閉小區管理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執行到位,該升級管控的要升級。
據揚州發布今日訊息,揚州推出《關于進一步嚴格居民小區(自然村)管控 做好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通告(第22號)》(以下簡稱“《通告》第22號”)。其中表示“當前,全市疫情形勢非常嚴峻,疫情防控已進入最關鍵的決戰時刻”,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將進一步做好居民小區(自然村)管控。
此前,8月3日開始,揚州對主城區封控區居民小區限每戶每人每日出行一次。此次《通告》(第22號)指出原則上封控管理小區每戶每3-5天限一人憑出入證(由各社區、村組自行制作)和蘇康碼、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經測溫后進出居民小區(自然村)采購生活必需品。
對于封控后的生活保障服務,《通告》(第22號)表示各地靈活采取多種方式,保障實行封閉封控管理后居民基本生活。例如“加強社區配送服務,做好供銷對接保障,倡導居民聯動聯購,鼓勵實行套餐制配送,推進居民小區(自然村)網上團購。”
另外,對于封閉封控小區居民的醫療救治、衛生管理、心理疏導等問題,由鄉鎮(街道)、社區(村)組建工作專班負責。
專家:社區傳播比南京嚴重,建議對所有居民拉網式滾動篩查
對揚州疫情,汕頭大學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揚州的社區傳播情況比南京嚴重。他呼吁,揚州重要的是繼續加強社區篩查,推進全員核酸檢測,并且要“找出陽性聚集點,而不是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到全城”。
吳政隆強調,流調溯源必須再加快,進一步從全省各地增派專業力量,強化技術支撐,關口前移,迅速厘清傳播鏈和重點人員,迅速推送信息并點對點協查到位,迅速做到應隔盡隔。
此前,揚州主要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而并非全員。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揚州對社區排查工作力度加大。
此次《通告》(第22號)指出,對所有居民開展拉網式動態滾動篩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確保全覆蓋、無盲區。“居民必須依法無條件配合流行病學調查,不得隱瞞病史、密切接觸史,不得逃避隔離醫學觀察”。
此前,揚州主城區市民李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社區工作“人手”很緊張,尤其在老小區老年人較多、事務繁忙。
對于增強社區工作力量,揚州已發動基層干部、志愿者等等,當下揚州要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自覺服從統一安排,下沉居民小區(自然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接受社區(村)管理調度。《通告》(第22號)指出,“對不主動報到、不服從調配的,予以嚴肅處理”。
截至8月8日8時,揚州市主城區第四輪核酸檢測已采樣158.37萬人,待樣本全部完成檢測后將公布結果。
吳政隆表示,要繼續全省調集移動力量支援揚州,滿足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快速檢測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能力建設,滿足全市多輪次核酸檢測需求。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玫潔)、公開信息、健康時報、央視新聞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