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鳳凰網財經《封面》
全球疫情的陰云仍未散去,業界對于疫情究竟該“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產生一定的分歧。
對于這兩種言論,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近期向鳳凰網財經《封面》表示,不該爭論,“清零”和“與病毒共存”這兩者不矛盾。
他認為,中國當下采取“病毒清零”是因為清零對中國有利,但是隨著世界局勢變化,中國也是要變的,“當清零的紅利不再存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清零了”。
曾光表示,“與病毒共存”是人類和病毒斗爭的最終結局,長遠來看,人類不是把病毒消滅了,而是與病毒共存。
但是曾光也提出,在打開國門這件事上,不要做那個先“吃螃蟹”的人。“比如英國,你打開就打開吧,你現在就想吃這個螃蟹,那你吃吧。我觀察你現在把國門都打開以后,你會怎么辦,經驗是我們要學的,教訓是要避免的”。
以下為部分采訪實錄:
《封面》:很多人現在也提出了“清零”對病毒零容忍和”與病毒共存”這兩方的不同的爭論,您怎么看?
曾光:我覺得不該爭論,這倆不矛盾。
《封面》:現在如果全球只有中國努力清零,別的地方做不到的話,難道我們一直不打開國門?
曾光:這是個傻問題,中國清零是有利,不是有弊,中國是站在世界上的一個高地來看這問題的,怎么進入洼地了呢?
我們現在為什么要清零?因為世界周圍不穩,因為我們現在疫苗接種的還不夠,疫苗更新換代還沒完成,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清零。以后隨著形勢的變化,國際形勢變,中國肯定會變的,我們是真正的優等生,站在高地上來看他們的,他們現在沒有資格清零,沒有能力清零。
《封面》:可是他們現在提共存。
曾光:他提共存我們也要提共存,這共存不僅僅是他提的。因為共存是人類和病毒斗爭的一個結局,最后的結果不是把病毒消滅了,而是和病毒共存,這是長遠的。
《封面》:那我們一直清零,怎么共存呢?
曾光:不會一直清零,當清零的紅利不再存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清零了,這是隨著戰局的發展,不要拿著現在的政策來衡量以后的中國,敵變我變,環境變,我們是要變的。
但是我不主張中國率先打開國門,我主張中國先看他們。
比如英國,你打開就打開吧,你現在就想吃這個螃蟹,那你吃吧,我觀察你現在把國門都打開,以后你會怎么辦,你有什么教訓,經驗是我們要學的,教訓是要避免的,不能墨守成規。
所以我覺得現在就爭論中國采取什么措施,這是爭論錯了,我既主張清零,我更主張長遠的(與病毒共存)。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