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作 者丨劉美琳
編 輯丨李博
8月8日晚10:20,一輛空客A320飛機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這不是一趟普通的航班。此時此刻,執行此次國際飛行任務的機組成員全部身穿防護服,乘客們正坐在座位上安靜等待。
阿祖(化名)就坐在這架飛機上。作為一名在讀博士,留學第二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阿祖已經將近三年沒有回國。
就在不到一周前,上海浦東機場貨運區一名外航貨機服務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作為國門的第一道關口,國際機場近期多次出現確診病例,機場的疫情防控漏洞成為病毒的突破點。
7月20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一保潔員在執行境外航班保潔工作時被感染病毒。入境航班所攜帶的“德爾塔”毒株,悄無聲息地迅速在全國“多點開花”。與此同時,民航局也發出多輪國際航班熔斷指令。
從飛機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做鼻拭子和咽拭子核酸檢測。阿祖拿好行李,被帶到酒店,按防疫要求開始了14天的隔離生活。
被隔離的第三天是阿祖的生日。在隔離酒店的雙人標間里,他一個人度過了28歲生日。
“挺沮喪的,也沒吃蛋糕。外賣送過來的時間不確定,即使第二天送到了,生日也過完了,我只點了個寂寞。”阿祖在電話中停頓了一會兒。“其實,不點蛋糕更多是一個人吃不掉。”
隔離房間 受訪者供圖
14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樣的隔離生活被四場核酸檢測、每天兩次測體溫、三次送餐有節奏地分割和標記。阿祖唯一與他人的“親密”接觸,只有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拿著額溫槍走近房門然后迅速離開,以及送餐到門口時簡短的敲門聲。
以下是阿祖的口述。
落地
回國前兩天,我先去指定的醫療機構出具了一份雙陰性證明,然后拿著證明向大使館申請了國際旅行健康碼,只有綠碼才能上飛機。雙陰性是抗原陰性和抗體陰性。但是因為我打過疫苗,抗體不是陰性,所以還附加了一個疫苗接種證明。
8月8日晚10:30左右,我乘坐的國際航班抵達浦東機場。落地以后,我們先在飛機里等機場工作人員做好迎機準備。他們準備完畢后,我們下了飛機,經過一個通道,直接來到一排活動板房里做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很嚴格,鼻拭子和咽拭子都做了。“捅鼻子”雖然有心理準備吧,還是感覺挺刺激的,棉簽從鼻子里進去就捅到嘴里了。“捅喉嚨”更難受,工作人員拿著一個小板子壓住舌根,做完之后,在場的人基本都在干嘔。
做完檢測后去取行李。取完行李經由通道,來到一個岔路口,接下來是去上海本地還是要去外地?
大部分人可能要去外地,比如跟我一起來的時候碰到的一個朋友,他是要去遼寧的,岔路口那里他就右轉去了另一個路口。我左轉到了上海這邊,又走過一個很長的走廊,上海各個區派過來的人在這里接人。在我要去的區的攤位那里,等待了大概一個小時后,這個區派來的車到了,乘坐這輛車來到隔離酒店。
這家酒店是集中隔離點。抵達酒店的時候,酒店工作人員貓在前臺后的一個玻璃門后看我們。過了一會兒,一個全身都裹得嚴嚴實實的人走進來,拿著對講機和玻璃門后面躲著的人安排房間的事情。隔離一天是400元, 300元住宿加上100元吃飯。統一安排雙人標間,條件可以,窗外風景也不錯。
隔離房間外的夜景 受訪者供圖
入住
這段時間,我的日常一天非常簡單。早上敲門測體溫,起來拿早飯吃,吃完后看書、寫論文或者看視頻、打游戲。中午送飯來了又敲門,然后吃飯、睡覺。晚上吃完飯和女朋友視頻,和家人打電話。
隔離期間飯菜 受訪者供圖
挺充實,也挺無聊。因為我本來的生活節奏大概就是每天宅在家里,看論文、寫論文,主要區別就是我可以去健身房運動,出門透透氣、買菜做飯,現在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有點壓抑。這幾天下來的主要變化就是,肚子又變大了。
房間內有小垃圾袋、卷紙、梳子、拖鞋這類物品。與普通酒店房間相比,隔離房間里也有特殊的消毒設施。廁所里擺著一瓶消毒片,上完廁所后要用消毒片消毒,每次都扔十片。
除此之外,房間內還有一瓶酒精棉,平時用來擦手。還放了一箱水。桌上有一本隔離健康觀察告知單,寫著入住期間的注意事項。入住期間內沒有人進來打掃衛生,毛巾、浴巾、床上用品這些也不能換。
廁所消毒片 受訪者供圖
每天三餐定點投喂。早餐是7:30~8:45,午餐是11:30~12:45,晚餐是17點~18:15。這段時間會有人來敲門,飯放在門口的圓桌上。飯菜口味還不錯,每天都不一樣,兩葷兩素。說實話,挺健康的。三餐都有水果,早餐是香蕉,中午是蘋果,晚餐是桃子。我舍不得吃,這幾天下來攢了不少。
其實也允許點外賣,但是告知單上說不鼓勵點。因為外賣可能不衛生,要是拉肚子了,送到醫院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歸途
我們有個微信群,群里是住這家酒店的被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主要聊的是酒店服務以及隔離結束以后怎么辦的事情。
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網速,隔離微信群里第一天就有人吐槽了。10M的寬帶,網速100k都不到,我只能玩單機游戲。回國之前,我在Steam上買了很多打折游戲。我最近在玩《動物園之星》,模擬經營類游戲,很殺時間那種。前天因為過生日,移動運營商送了3G流量,我開了手機熱點,玩了一會兒線上游戲。
昨天剛剛得知,我們這趟航班上確診了一個病例。他在我前面兩排,我們中間隔了一排,現在中間這一排的人算是密接人群,已經去做檢測了,目前我還沒有接到其他通知。在飛機上我一直戴著口罩,也沒去上廁所。我的下一次核酸檢測也馬上開始了,希望一切沒事。
目前,我是14天隔離觀察加7天社區健康監測,也就是到22日解除集中隔離。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我朋友所在的社區不讓我去,要分房隔離,我朋友也不準出門,而且租的一室一廳也不符合隔離要求。所以我結束集中隔離后,應該要直接坐高鐵回老家了。
對此,隔離點工作人員給我的建議是提前1-2天咨詢鐵路部門,目前疫情擴散期,各部門防疫政策會隨時更新。我和女朋友已經一年多沒見面了,希望離開上海前有機會見上一面。
房間內擺放的隔離健康觀察告知單 受訪者供圖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楊思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