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我國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全鏈條、全周期、全過程的積極作用。近日,新冠疫情卷土重來,曾在防控新冠疫情中表現亮眼的中醫藥也將再次發揮重要作用,全面介入本輪疫情治療。
宣肺敗毒顆粒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在“抗疫”方面,步長制藥(603858,股吧)的宣肺敗毒顆粒也于日前正式獲批上市。今年3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特別審批程序應急批準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的清肺排毒顆粒、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的化濕敗毒顆粒、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宣肺敗毒顆粒上市。
此次“宣肺敗毒顆粒”等產品的獲批,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武漢抗疫臨床一線眾多院士專家篩選出有效方藥的轉化成果,也是中藥注冊分類改革后首次按照《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2020年第68號)“3.2類其他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制劑”審評審批的品種。為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更多選擇。
對標連花清瘟,步長制藥宣肺敗毒顆粒獲批上市從長遠來看有望助力公司業績提升。以以嶺藥業(002603,股吧)的連花清瘟為例,受疫情的影響,連花清瘟銷售高增。2020年以嶺藥業連花清瘟系列產品銷售收入約為42.6億元,同比增長150%。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7.82億元,同比增長50.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9億元,同比增長100.95%。
從行業整體來看,2020年連花清瘟在零售端感冒用中成藥領域市場份額達9.86%,位列感冒用藥/清熱領域第1位。疫情期間連花清瘟產品的知名度提升和適應癥拓展有望促進長期產品滲透率提升,參考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連花清瘟獲推薦進入指南,其后10年連花清瘟系列產品銷售額由原0.75億元增長至17.03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41.48%。
相比抗擊非典疫情,中醫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時間更早,規模更大,程度更深,作用更突出,并且得到了中央、衛健委,甚至中紀委的鼎力支持,外部環境顯然好于非典時期。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蔣健介紹,截至2020年02月17日,一共有28個省(區、市)630多家中醫醫院已派出3100多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中醫藥管理局派出了由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
鐘南山也說,他們對兩個方子進行了研究,一個是對比較輕癥的病人,與普通對照組比起來,確實能加快恢復,CT改善率,體溫下降率都比對照組好。另外一個對病人28天的病死率,有降低的作用,根據這些事實,有理由相信,中醫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藥政策利好頻出 全力支持國家醫藥政策調整
根據河北省醫療保障局、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河北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版)》的通知,步長制藥全資子公司通化谷紅制藥有限公司藥品谷紅注射液于2021年6月30日調出河北省醫保目錄。為保障參保人員用藥連續性,對調出藥品設置半年過渡期,過渡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過渡期內按原政策規定報銷。
谷紅注射液主治功能是用于治療腦血管疾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腦栓塞及腦出血恢復期;肝病、神經外科手術等引起的意識功能低下、智力減退、記憶力障礙等。還可用于治療冠心病、脈管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藥板塊近來利好政策頻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和《“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日前先后發布。
其中,《“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設30個左右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重點提升中醫藥基礎研究、優勢病種診療、高層次人才培養、中醫藥裝備和中藥新藥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能力。
值此中醫藥行業發展環境大好之際,步長制藥加速布局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由銷售型企業向科研型企業轉型的步伐。早在2018年,步長制藥就制定了“從銷售型向科研型轉換”、“從天然藥物(中藥)向全醫藥產業鏈轉換”、“從本土化向全球化轉換”三大轉型戰略。
近期根據步長制藥公告顯示,步長制藥部分產品相繼退出部分省級醫保目錄,按照國家政策退出以后,受醫藥環境影響,醫藥企業藥品將有可能選擇進入國家醫保或患者自費購買,短期內不會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步長制藥也在積極應對上述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