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季度經濟增速迎來“負轉正”,這總算能讓在疫情大流行中備受沖擊的日本逐漸重燃起復蘇的希望。
日本內閣府在8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微升0.3%,按年率計算上漲1.3%。日本經濟在一季度的萎縮5.1%后呈現反彈,避免了雙底衰退。
實際上,在今年4月至6月的大部分時間里,日本都處于緊急狀態,實施了限制外出、縮短餐館營業時間和大型活動設置觀眾上限等措施。回看第一季度,正是因為東京都等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導致個人消費下降,導致日本在近三季度里經濟增速首次轉為負值。高盛駐日本高級經濟學家Ota Tomohiro認為,本次日本的正增速是因為6月份的消費有所恢復,結果好于分析師預期。
盡管如此,日本經濟復蘇的前景卻沒能得到業界看好。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新家義貴(Yoshiki Shinke)認為,由于緊急狀態和感染的蔓延,業務下降,第二季度的復蘇緩慢,這意味著日本經濟陷入了低迷。
即便是對于日本具有優勢的出口業和國內制造,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楊菁菁也并不是很看好。“目前半導體供應鏈危機使得大部分日本汽車廠商都存在減產的情況,這會對出口增長產生負面的影響。”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駐日大使館前一等秘書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疫情使得原本希望靠奧運來拉動消費和旅游等產業的計劃成為泡影,預計日本三季度經濟增速環比將會有所回落,四季度或許有小幅反彈。
疫情持續,且在日本央行維持量化寬松政策的背景下,日本經濟會走向何方?
外圍增長帶動日本經濟
雖然二季度環比只微漲了0.3%,但對日本來說,這樣的表現著實不俗。
此次增長的背景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快速回暖,從而拉動了日本出口的強勁增長。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貨物及服務貿易出口環比增長2.9%,上半年出口同比大增23.2%,超過疫情發生前2019年同期水平。日本出口的強勢增長,源于中美等國的經濟復蘇。海外市場需求旺盛,制造業業績改善,增強了日本國內制造企業的信心。正因如此,日本的經濟支柱——企業設備投資在第二季度由降轉升,環比錄得1.7%的增幅。
增長雖高于市場預期,但日本的表現并不顯眼。從公開數據來看,美國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5%,中國該增速為7.9%。作為世界第三經濟體,日本的表現遠落后于前兩者。考慮到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已開始復蘇,日本的復蘇程度顯然未如理想。
更讓日本感到擔憂的是,其出口增長的前景難言樂觀。楊菁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貿易出口和國內制造這兩個產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撐日本的經濟增長,這兩個產業在未來能有多少增長空間還很難確定。“由于目前半導體供應鏈危機使得大部分日本汽車廠商都存在減產的情況。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擴散也影響了亞洲范圍內的供應鏈,這些都會對出口增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復蘇始終未見顯著成效,但日本或已黔驢技窮。
7月16日,在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委員會決定維持應對新冠疫情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事實上,量化寬松政策早已是日本用來刺激經濟的慣用手法,但總體刺激效果十分有限。特別是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日本經濟的疲軟態勢持續。
崔成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央行持續推行量化寬松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使美國明年開始逐步退出寬松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日本也不會跟隨,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的日本化現象仍將持續。”
疫情隱憂持續
此起彼伏的疫情成了日本經濟復蘇的“攔路石”。
從7月12日至8月22日,東京都因新冠疫情第四次進入緊急狀態。數據顯示,8月15日,日本全國單日新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達17837人,同時該國重癥患者人數也創下新高。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通報,截至當地時間8月14日,日本全國新冠肺炎重癥病例累計達到1563例,較13日增加42例,連續三天創下新高。由于高傳染性的德爾塔變異毒株的不斷擴散,導致感染人數出現了驚人的增長,許多縣的醫院已經沒有空余的特定病床。
歷經三次“緊急封鎖”也未能擺脫疫情陰霾,與之相伴的,是日本疫苗接種進程緩慢。據了解,日本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種了疫苗,因此需要繼續采取限制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這也讓日本成為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今年增長前景的國家。
日本的復蘇之路滿布荊棘,首當其沖的就是個人消費增長低迷。
從日本第二季度數據來看,個人消費環比上升0.8%。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是此前明顯下跌后的補漲。在楊菁菁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消費部分占日本GDP的比例超過50%,若要保持目前的態勢需要國內消費為經濟提供足夠的增長動能。”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政府發布的緊急狀態令使餐飲和零售等行業都受到較大的沖擊。
另一方面,在疫情封鎖的背景下,日本的就業環境不斷惡化。據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日本失業人數同比增加9%至233萬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失業者失業時間超過一年。有日本專家認為,失業人口居高不下,成為了拖累民間消費的因素。
在日本生活的劉華(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日本政府會對因疫情受到影響的勞動者都給予經濟補貼,但旅游業已然停滯,補貼并不能緩解他們的生活困境,所以這些從業者非常希望政府能拿出切實的措施來控制疫情,但不得不說,他們對于日本經濟的復蘇是缺乏信心的。
崔成也表示疫情對日本經濟影響負面非常明顯。“疫情使得原本希望靠奧運來拉動消費和旅游等產業的計劃成為泡影,”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日本的工資收入增幅為5年多來最低,中小企業工資增幅下降更加明顯。日本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再加上德爾塔等變種病毒影響,預計日本三季度經濟增速環比將會有所回落,四季度或許有小幅反彈。”
談及日本未來的經濟前景,崔成直言近期的阿富汗局勢巨變已經對拜登政府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如果美國中期選舉及2024年大選再現變局,貿易保護主義卷土重來的話,日本經濟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外部壓力和不確定性。
(作者:胡慧茵 編輯:李瑩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