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的2930家企業名單。至此,入選“小巨人”名單的企業已達4762家。這是對上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大政方針的具體落實。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大優勢的中小企業。今年6月1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
為什么要突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從《意見》中百萬、十萬、一萬這個數量級上就可以看出來。可以說,“小巨人”在眾多創新型中小企業中是百里挑一,擔負著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中的重大引領作用。這是“小巨人”現階段使命,更重要的使命是將來要成就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到的是重點明確,這就是自主創新。在“專精特新”這四大要素中,“新”是基礎。即使在傳統領域,要做到“專精特”,沒有“新”這個獨門絕技也是不行的。在上述《意見》中,自主創新是貫穿其中的關鍵詞之一,《意見》第三條就明確要求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這次入選“小巨人”的企業名單中有這樣一家企業:在過去的五年中,這家企業的研發投入達到近9000萬元,遠超收入總和;在其200多名員工中,僅有5名銷售人員,絕大多數為研發人員。企業已經獲得專利一百余項,其中發明專利數十項,國際專利四項。這就是儲備的硬核實力,也會成為企業今后快速發展的動力。相信今后會有更多具備這一特征的企業入選“小巨人”名單。
其次,支持“小巨人”企業的自主創新需要多方支持,和努力。國家政策支持是一方面,企業自身也是一方面,市場資本等要素的支持也是一個方面。
上述《意見》明確,要支持“小巨人”企業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引導參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重大工程,推廣經驗成果。這個門常打開,歡迎“小巨人”企業進來,在為這個“池子”注水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成果收益。這其實是一項重大的政策支持。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對這些企業自主創新所需要的資金支持。一方面要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整合企業信用信息,支持投貸聯動、投投聯動,引導金融機構為優質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支持,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
這里尤其要強調的是社會資本的支持。就拿前述企業來說,如果沒有社會資本力量的介入,營收低于研發投入的情況是難以持續的。因此,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出資組建優質企業培育基金,通過各種渠道去支持這些具有潛力的企業。池子大了,水多了,才能養成大魚。
最后要說的是,能夠入選“小巨人”名單,對很多企業來說只是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否達到“小巨人”的要求目標,能否成為將來的單項冠軍企業、行業引領企業,還需要企業的自身努力。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政策支持、充分吸收社會各種資源的投入,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路徑。“小巨人”之“巨”正在于其自主創新基礎上形成的核心競爭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