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道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22日發表記者豪爾赫·賽義德的一篇報道,題為《喀布爾,在一周之內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城市生活》。報道稱,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公園里出現了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人,大街上看不到婦女的身影,提款機里沒有錢,大使館前排起了長隊,商店里播放著宗教音樂。婦女不住地哭泣,而她們的丈夫每天冒著被槍擊的危險一次又一次嘗試前往機場的場景,生動地反映了阿富汗民眾在塔利班勝利后頭一周的生活。
記者所住酒店的室友福阿德用流利的英語表示,他曾經是情報分析員,現在受到了死亡威脅。他還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手機和Instagram賬號,但他對未來已經感到絕望。福阿德向記者展示的來自美國大使館的電子郵件與記者首次收到的一樣。郵件警告接收者不要分享該信息,因為此舉可能導致接收者離境速度變得更慢。
他的經歷與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相似。雖然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后,這些人可以合法地離開阿富汗,但由于該地區陷入混亂,他們并沒有可行的辦法前往機場。福阿德的文件一應俱全,他和家人都獲得簽證,但已經連續4天無法進入機場入口的大門。
報道稱,這幾天,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大使館的情況也十分混亂。大使館門前排起了足有兩公里長的隊伍,人們在烈日下焦急地等待著。他們沒有水,也沒有食物,只為等待辦理簽證,以便盡快離開阿富汗。各國政府聲稱,由于缺乏工作人員,各國駐阿使館無法處理更多工作。
報道稱,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阿富汗人從赫拉特或昆都士等城市逃到喀布爾,但現在發現自己再次陷入困境,因為即便是在首都喀布爾,絕望的情緒也在蔓延。他們分散在喀布爾的許多臨時收容中心。在其中一個收容中心有大約60名婦女,她們都曾經是警察,現在卻脫下制服,試圖逃離塔利班的控制。
報道還稱,其他收容中心的情況也是如此,許多婦女都表示寧愿死也不愿留在阿富汗。男人和女人擠在收容中心里,溫度超過40攝氏度。人們只能躺在墊子和破塑料布上。收容中心里既沒有水,也沒有電。有的家庭來給收容中心里的同胞送食物,但很快就離開了這里。他們擔心自己被哄搶食物的人群擠得無法呼吸,因為就連他們的面包車上的玻璃和鏡子都被擠碎了。
報道稱,在喀布爾的街道上,盡管塔利班是這場戰爭的勝利一方,但有時也處于混亂狀態。記者發現一些巡邏人員在道路上徹底迷失方向,向路上行人詢問方向和城市布局。顯而易見的是,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第一次來到喀布爾。他們對在自己村莊里從未見過的一些設施感到非常好奇。有些塔利班士兵對跑車很著迷,甚至和沿路發現的一些高端汽車合影留念。
自塔利班進入喀布爾以來,銀行已經停止營業,自動取款機里一張鈔票都沒有,人們也無法使用信用卡交易。有傳言稱,銀行將在一周內開業,但沒有人知道確切時間。
過去商店收音機里播放的喧鬧音樂已經消失。許多商店為了避免麻煩甚至開始播放伊斯蘭教經文,而不是音樂。
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2日報道,阿富汗年輕人說,他們因為穿牛仔褲的罪行遭到塔利班武裝人員的鞭笞。
阿富汗的一家報紙周末報道,該報的一名記者也因為沒有穿“阿富汗服裝”(比如全身長袍)而遭到毆打。還有其他一些報道說,阿富汗青年因穿著T恤和牛仔褲而成為目標。
一名塔利班官員說,該組織尚未決定男性的著裝標準。自從第二次在阿富汗掌權以來,塔利班領導人一直試圖向西方觀察人士展示他們是一個比較溫和的組織。
19日,渴望離開的民眾在英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外填寫簽證材料。(法新社)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