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經濟研究所發布最新報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加速氣候行動,助推未來經濟》。報告顯示,通過控制全球升溫以及出口脫碳技術,中國不僅可避免遭受損失,還有望創造116萬億元的經濟收益。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表示:“未來50年間,當今新生代將見證中國經濟迎來116萬億元收益,而不是蒙受180萬億元損失。也就是說,僅2070年一年的經濟產出將增加近11萬億元,相當于為中國經濟帶來三倍于上海目前經濟總量的增長。全球經濟發展須邁向全新低排放之路,而中國有望引領全球轉型進程。”
德勤中國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主管合伙人謝安指出:“中國前沿技術開發商擁有全球領先的脫碳技術,并已開始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報告表明,全新機遇正不斷涌現,通過制定正確的決策,中國能夠繪制一條邁向碳中和未來的繁榮發展之路,并通過部署關鍵技術、流程和知識經驗,推動世界各地實現飛速發展。”
德勤報告列出了中國氣候行動轉型的四大關鍵階段。首先,政府及企業須做出果敢決策,即刻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制定或擴展相關戰略。這些決策將使得經濟從當前至2025年間開始脫碳,新能源、建筑和服務領域將迎來立竿見影的顯著增長。
2025年至2040年期間,中國及全球各地將完成大規模協同變革,通過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耗方式,減少碳排放。
2040年至2055年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全球將避免出現升溫3°C或以上的情況。在此期間,高排放行業將基本實現脫碳化。中國擁有堅實基礎和先行者優勢,將助推清潔能源出口市場發展。
2055年后,中國經濟將迎來重大轉型,并近乎實現凈零排放。到本世紀末,全球脫碳可創造豐厚的經濟回報,而全球氣溫升幅亦將控制在1.5°C以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