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即將于9月2日開幕。本屆服貿會新增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9月3日至7日在首鋼園舉辦。9月3日在首鋼園三高爐南廣場的“美好時光”國風精品大師時裝秀,既是北京消費季·國際時尚節的開場秀,也是北京時裝周的首秀。
此次服貿會將通過“一展一秀一論壇”,聚焦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一展”即“首屆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一秀”即“2021北京消費季·國際時尚節”首秀;“一論壇”即首屆“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
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首展”,由北京市商務局和北京市交通委共同主辦,其中,包括由市商務局負責的供應鏈服務展區12號館,和市交通委負責的運輸服務展區13號館。專題展主題為“萬物互鏈,創新服務”,依托大數據平臺和5G移動互聯網,通過“物聯網”建設,打造萬物互鏈生態。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蔡小軍介紹,首鋼園12號館的供應鏈服務展區展館面積4800平方米,特裝比例超過100%。目前已吸引超過180家供應鏈和商務服務企業及相關機構線上、線下參展,招展率達到100%。32家行業龍頭企業機構,包括14家外資企業機構已確定線下參展,展區內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占比56%,線下展商國際化率已達到44%。展區規劃為“1+4”模式,“1”是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題展區,“4”是生活服務供應鏈、生產制造供應鏈、商務服務展區、綜合供應鏈展區。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介紹,首鋼園13號館的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運輸服務展區,設立“1+2+1”的活動模式,即1個展示區,2個配套活動,1個互動體驗區。展區將集中展示鐵路、水運、出行服務及“互聯網+”運輸服務。鐵路運輸包括鐵路客運及貨運、智慧物貿及運輸裝備;水運涉及港口停泊和領航、智慧港口等海運物流供應鏈;出行服務囊括城市軌道及公路運輸服務全產業鏈;以及“互聯網+”運輸服務相關新技術新業態企業參與。
關注1:國風時裝秀場“搬進”首鋼地標三高爐
“消費”將成為供應鏈服務展區的主旋律。在這里,觀眾可以親身感受時尚購物、風味美食和數字消費。展區充分利用數字云平臺、移動互聯等手段,依托服貿會主網站和APP平臺,運用5G直播、3D虛擬展臺等新技術,通過微信、微博等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服務,為展商和觀眾打造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服貿會參展參會新體驗。
蔡小軍介紹,SKP、王府井(600859,股吧)、太古里、五棵松華熙等引領時尚潮流企業都將參展,其中,SKP將攜手PRADA舉辦2022冬奧系列產品首發儀式。參觀者可現場參加PRADA新品發布,試吃黑珍珠米其林餐廳美食,體驗VR視頻面試,品鑒葡萄酒,觀看現場表演及互動展示,了解智能家居智能產品生產研發應用,深入體驗智能生活。
主題為“美好時光”的國風精品大師時裝秀,將于9月3日在北京時尚文化地標——首鋼園三高爐南廣場舉辦。此次活動既是北京消費季·國際時尚節的開場大秀,也是北京時裝周的首秀,本場時裝秀由著名設計師房瑩設計,秉承“傳承與創新”的設計理念,主張中國本土文化藝術精神的當代表達。整場活動以時尚工業風為背景,通過對古老文化的理解,工匠精神的探索,共有超過60套的國風精品女裝禮服與舞臺和首鋼園區幻彩燈光秀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場集東方文化和現代時尚完美融合的時裝盛宴。
“2021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將于9月5日在首鋼園會場舉行。論壇將邀請英國和意大利駐華機構代表,分別分享倫敦、米蘭等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經驗做法;德勤、振興國際智庫等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圍繞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研提建議;首旅集團、普洛斯、王府井集團、三里屯太古里、北京環球度假區、半島酒店等企業代表,分享旅游經濟、免稅經濟、品牌經濟、供應鏈產業及打造全球商業地標未來發展。
論壇上,包含新零售數字平臺、智慧園區建設、引進品牌、調研合作等7個項目將進行簽約,為北京聚集更多高端消費資源,優化消費供給,注入新動能。
關注2:運輸服務展區設置騎行碳減排互動區
容軍介紹,運輸服務展區將匯聚軌道交通領域的中國中車(601766,股吧),公路運輸服務業的北汽集團,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北京地鐵公司,港口物流供應鏈的山東港和遼港集團,提供智能船舶服務的青島儒海船舶,涵蓋公路智能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航天科工,還有包括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服務的百度、美團、高德等交通行業新技術新業態企業。同時還邀請聯合國契約組織、荷蘭RAI銳昂國際等多家國際機構和企業參展。
其中青島儒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貽貝MarinSmart船海服務互聯網平臺”將進行重點項目簽約。包括中國移動(青島)5G物聯網、山東港船岸物聯、山東海運數字船舶等6項重點簽約項目。
除了展示,還將舉辦“碳中和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論壇”和相關圓桌會議,邀請國內外行業高層技術專家開展實踐經驗交流,并進行“北京綠色出行碳交易簽約儀式”,引導行業企業共同遵守可持續交通發展理念。
現場還設置1個騎行碳減排互動區,完成騎行減碳任務的觀眾,將獲得美團的認證證書。圍繞碳減排還設置了多場有獎互動問答,宣傳和引導公眾綠色出行、減排出行,增強觀展體驗。
此外,運輸服務板塊借助服貿會數字平臺,在“云展廳”中為企業打造多樣式多場景的3D展臺,讓展商輕松布展,展示企業形象,豐富觀感體驗,并持續提供展品展示、項目發布和商務洽談等服務,實現常態化辦展辦會。同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通過圖片和視頻直播的形式實時對展場、會場進行全方位展示。
關注3:快遞展區科技感十足,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新設備亮相
快遞行業連接供應鏈多個環節,將點狀協同變成網狀協同,改變了行業協作方式。今年是快遞行業第9次參展,包括中國郵政速遞、順豐、中通、圓通等8家國內快遞企業和聯邦快遞、敦豪、UPS等3家國外快遞企業入駐服貿會供應鏈及商務服務綜合供應鏈展區。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董小蕓介紹,隨著快遞行業的科技化、信息化不斷升級,無人機、無人車、自助寄件機等智能新設備和新技術將現身展區,參展者不僅可以親眼一睹真容,還可以和它們零距離互動。
屆時,中通快遞將把無人機真機帶到現場,通過電腦模擬飛行,讓參展者現場感受無人機的“魔力”。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快遞企業在無人機方面進行探索使用,可以期待未來在末端配送和運輸環節,無人機將被越來越多地使用。
菜鳥網絡研發的自助寄件機,是一款無人自助寄件設備。用戶通過寄件機就可以完成實名認證、稱重計費、在線支付、包裹暫存等寄件步驟,實現寄件全流程自助化,為寄件消費者帶來“零等待”的便捷體驗。
菜鳥網絡還有一款“無人車”也亮相展會,它可以自行處理復雜路況,規劃最優路徑,它的“大腦”反應速度是人腦的7倍,充4度電就能跑100多公里,單車平均每天可以送150個包裹,派送能力可媲美快遞員的平均水平。
新京報記者 陳琳
見習編輯 劉茜賢 校對 盧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