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建設美麗鄉村,浙江一直都走在前列。走進浙江衢州市溝溪鄉的余東村,去看看那里未來鄉村的模樣。
美麗宜居的環境是鄉村的基礎,這些年浙江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工作。山青水綠、干凈整潔的環境也成為鄉村的底色。走在余東村,隨處可見這樣的小菜園,這些菜園在當地被稱為“一米菜園”,它們是在環境整治之后騰出的空地上修建起來的,不僅用來種菜,(當地人)還把菜園變成了景觀。
而在村莊改造的過程中,這些黃泥墻的老房子也被一并保留了下來,成為鄉村難得的歷史肌理。
這個展廳并不是大城市的美術館,而是位于余東村的鄉村美術館。這些畫作有的展現的是農業生產的場景,有的憧憬的是美好生活,還有的謳歌新時代,它們都是出自余東村的村民之手。
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余東村的村民開始在文化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繪畫,現在,800多人的村子有400多人是畫家。如今,很多文創產品的身上都能夠看到余東農民畫的身影。從最初的賣畫到現在的賣版權、賣文創,并且帶動研學游、餐飲、民宿等產業發展,每年有近15萬游客來到這里,余東村的農民畫產業產值也達到了1500多萬元,村集體收入增加70多萬元。
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產業,也成為未來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何讓村民能夠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這也是未來鄉村發展的一大目標。
這里是淳安縣下姜村,借助5G技術,這里開設了5G遠程醫務室,可以實現下姜村衛生院縣級醫院、省市級醫院的醫共體遠程分級診療應用。醫生可以通過高清視頻更加及時準確地判斷出病人的病情。而有了數字化的賦能,村民也能享受均等的醫療服務,鄉村治理也更加高效。
這里就是魚東村的“鄉村大腦”,這里面共分為數字黨建、數字產業、智慧治理、智慧服務四大板塊,不僅可以實現對村莊事務的可視化管理,還能對河流的水位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水位超出安全范圍,它會根據不同的等級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做好安全措施。
數字化對于浙江的基層并非是新事物,而是久久為功的農村改革探索。數據顯示,去年浙江打造數字鄉村建設應用場景98個,累計創建數字農業工廠達到163個,數字化改造種養基地1062個。浙江農業、農村領域辦事、網上申請率高達98.62%,真正讓村民享受到了“一網通辦”的高效。
美麗宜居、產業興旺、治理高效、數字賦能……未來鄉村的發展有著無限的可能。但它并不是未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它正在向我們走來。那么,這樣的鄉村你期待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