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展圣潔)9月3日上午,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109名為國戰斗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愿軍英烈在祖國的大地上安息。
禮兵們抬起志愿軍烈士棺槨,緩緩走向安葬地宮。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安葬儀式在陵園下沉式紀念廣場舉行。上午10時,軍樂隊奏響《思念曲》,儀式正式開始。在解放軍戰士持槍護衛下,禮兵護送志愿軍烈士棺槨緩緩步入現場,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全體人員向志愿軍烈士三鞠躬,27名禮兵鳴槍12響,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著《思念曲》再次低回奏響,禮兵們抬起志愿軍烈士棺槨,繞廣場半周,緩緩走向安葬地宮。參加儀式的人們排起長隊,向烈士獻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墻。
參加儀式的人們向烈士獻花致敬。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據悉,安葬烈士遺骸的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始建于1951年,1999年10月改建。陵園占地24萬平方米,現由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紀念館等組成。紀念碑高23米,呈四棱錐形,正面鐫刻董必武題詞“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
烈士墓群分為東、西、北三個墓區,安葬123位志愿軍烈士,其中包括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楊根思和一級戰斗英雄邱少云、孫占元、楊連第,以及部分團以上烈士。
禮兵護送志愿軍烈士棺槨緩緩步入現場。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陵園于1986年被定為首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目前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014年,為更好地安葬迎回的在韓志愿軍烈士,經中央批準,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進行了修繕擴建,新建了下沉式紀念廣場、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墻和專門用于安放迎回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的地宮。
自2014年以來,中韓雙方已連續8年共同實施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將825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
新京報見習記者 展圣潔 攝影記者 陶冉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趙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