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60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年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應對疫情的經驗再次啟示我們,服務實體經濟、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根與魂,也應該是全球交易所和監管者的首要目標。
此次年會,易會滿的講話可謂是干貨滿滿,主要圍繞著三個方面進行展開。
第一,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
會上,易會滿強調,開放合作是全球資本市場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本市場的制度型雙向開放是中國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證監會正按照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
同時,在跨境監管方面,易會滿也作出回應稱,將堅持相互尊重、有效溝通、互利共贏的原則,在中概股監管、跨境審計監管與執法合作等領域,同相關方開展務實合作,爭取更大的進展和積極成果。
第二,警惕資金空轉泡沫化,防止脫實向虛風險累積
易會滿表示,證監會要繼續擔負起資本市場的使命責任,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發揮,堅持依靠實體、服務實體,推動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警惕資金空轉泡沫化,防止脫實向虛風險累積。
日前,為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并將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易會滿稱,證監會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制度體系。
第三,對一線監管提出新的要求,探討四方面問題
在致辭中,易會滿對四個方面的市場風險表示了關注。一是一線監管的數字化智能化問題;二是社交平臺發展帶來的投資者行為變化問題;三是發行上市模式創新的問題;四是新型交易方式的監管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上提及了量化交易問題。證明監管層也在持續關注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34個交易日破1萬億背后的邏輯。
近期,“量化交易占比一半”、“趨勢被超級強化”等觀點在市場廣泛轉發,引發不少投資人對量化交易的擔憂,甚至認為“量化私募是當前股市趨勢化嚴重的主因”。
天風資管對此表示,量化交易實際僅占A股市場的20%左右,與股市趨勢化關聯不大。但是量化策略本身復雜多樣,國內投資者對其了解不夠深入,因此對其抱有較大的恐懼心理。
對此,易會滿表示,希望大家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多做些思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