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個中秋是不少昔日貧困地區群眾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之后迎來的第一個中秋節。月圓又逢小康夢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走進鄉村,看廣大農民過上小康生活后的巨大變化,分享他們節日的喜悅。
四川涼山昭覺縣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四川最后一批摘帽的貧困縣。這個中秋假期,昭覺縣的懸崖村熱鬧起來,它用嶄新的面貌迎接著八方賓朋。
入眼皆變化,處處是新景。從爬藤梯到走鋼梯,從一窮二白到通水、通電、通網絡,從貧困村到旅游網紅打卡地,懸崖村正是昭覺縣圓夢小康的一個縮影。在這片大涼山腹地,幾十萬彝族群眾世代生活,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有牽掛,念茲在茲。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昭覺縣考察。
總書記的關心讓大家倍感溫暖也帶來不竭動力。如今,全面脫貧后的昭覺縣,村民陸續搬進山下的新居,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學,群眾能就近在產業園就業。依托險峻雄奇的高山、原生態彝族村落等獨特的旅游資源,以懸崖村為中心的旅游發展項目初具規模。
村民某色拉博現在是旅游公司的員工,為游客擔任向導。
某色拉博說,從前自己種地、打零工,一年下來也就掙4000多元,現在一個月就能掙這么多。隨著村里的設施條件更完善,小賣部、民宿更齊全,來大涼山旅游的客人會越來越多。他相信,鄉村旅游一定會實現他致富的夢想。
千年夢想,圓在今朝。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成就覆蓋全部貧困地區,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毗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節日里也格外熱鬧。近年來,這座沙漠小城因地制宜,找準種植林果、玫瑰花、萬壽菊等經濟作物,靠發展特色產業徹底告別了貧困的歷史。為慶祝脫貧后的中秋,人們歡聚一起,彈起都塔爾,歌唱新生活。
月圓又逢豐收。各地不斷推動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條,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遼寧盤錦的新村村發展蟹稻共養立體農業的同時還打造觀光農業,讓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幫助村民持續增收;甘肅蘭州新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打造出鮮切花、水培蔬菜等產業,鮮花最遠賣到了新加坡。現代農業讓當地的農民們干活更加輕松,錢包越來越鼓。
同樣是最后一批脫貧摘帽的貴州望謨,漫山遍野的板栗掛滿枝頭。經過精深處理,板栗制成的休閑零食、板栗酒等還能通過線上直播賣到全國。這兩天,鄉親們做起了板栗月餅和板栗宴,慶豐收,也慶祝這脫貧后的第一個中秋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