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15時許
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
將天舟三號貨運飛船
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中秋前夕,這位“太空快遞小哥”都配送了些什么貨物上天?
━━━━━
“太空快遞”再出發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9月20日15時10分,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7秒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15時22分,飛船太陽能(000591,股吧)帆板順利展開且工作正常,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后續,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將與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
▲圖片來自我們的太空微信公眾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20次發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89次飛行。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任務取得20戰20捷。
━━━━━
中秋前夕
“太空快遞小哥”都配送了些什么上天?
中秋前夕,天舟三號都配送了些什么中秋“大禮包”上天?
貨運飛船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運輸、存貯貨物,運輸、補加推進劑,并將廢棄物收集、存放,帶回大氣層銷毀,天舟三號此行也不例外。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天舟三號的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的第二次貨物運輸應用性飛行,貨運飛船為滿載狀態,運載了可支持3名航天員6個月的在軌駐留物資、空間站備份設備、空間科學載荷等貨物。此外,天舟三號還攜帶了補加推進劑等上行物資,在?科陂g還具備并網供電能力,可以為空間站提供供電支持。
此次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將執行我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的第五次飛行任務。按照任務規劃,天舟三號貨運飛船裝載了航天員生活物資、艙外航天服及出艙消耗品、空間站平臺物資、部分載荷和推進劑等,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后,轉入組合體飛行段,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后續飛行任務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三號隨身攜帶的大多數貨物都是用標準化、型譜化的貨包裝載的。這些貨包不僅具有良好的力學承載性能,還有抗菌、防霉、阻礙燃燒、無有害氣體揮發等多個優點。
而這種貨包材料的研發靈感竟是源于螃蟹殼!敖涍^大量探索和試驗,研制人員從‘橫行將軍’螃蟹的殼里提取了一種特有成分,經過特殊工藝、特殊制作,研發出性能優異的天舟貨包材料! 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團五院貨運飛船系統總體主管設計師王冉說。
━━━━━
載人航天專屬“貨運專車”——長征七號
此次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是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兩級半”構型,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起飛重量597噸,運載能力近地軌道13.5噸、太陽同步軌道5.5噸,達到國際同類運載火箭先進水平。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作為我國第一型“數字火箭”,長七火箭采用全數字化手段研制,采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推進劑,采用了全新的布局。此外,長七火箭采取了超嚴的防風防水防鹽霧等措施,能夠抵抗八級大風,可在中雨條件下發射。超強的配置賦予了“快遞小哥”風雨無阻的能力。
本次發射是長七火箭第四次發射、第三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長七火箭發射隊01指揮邵業濤介紹,本次任務中,火箭整體狀態較為穩定,但追求可靠性沒有止境,型號隊伍共進行三十余項技術狀態更改。如箭機、綜合控制器、伺服控制器等控制系統元件開展了大量國產化替代工作;控制系統箭上電纜國產化改進后,進口產品不足萬分之三,國產化率大幅提升。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在經歷長七遙三火箭兩次推遲發射后,型號隊伍深刻認識到風險就在身邊,進一步提高了質量意識、風險意識,積極采取措施。本發火箭在出廠前開展了針對性的專項質量工作,并針對薄弱環節加嚴控制,補短板強弱項。如進一步提高火箭增壓輸送系統測試覆蓋性、開展防水防潮防鹽霧防氫脆等專項質量復查、制定地面設備檢修檢測新標準、開展備品備件復查等。
后續,長七火箭將與以它為基礎衍生出的具備高軌發射能力的長七甲火箭一起,成為我國未來航天發射的“主力”,尤其是長七火箭,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每年2次的發射頻率。型號隊伍將持續開展產品化工作,優化火箭研制流程,提高本質可靠性,滿足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圓滿完成我國空間站建造及運營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