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9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做好跨周期調節,穩定合理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審議通過“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推動擴內需、促轉型、增后勁;部署加快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提升供水和防災減災能力。
會議指出,要更多運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大宗商品價格,保障冬季電力、天然氣等供給。研究出臺進一步促進消費的措施,更好發揮社會投資作用擴大有效投資,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穩定市場合理預期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跟蹤分析經濟走勢,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有效性,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加強財政、金融、就業政策聯動,穩定市場合理預期。
申萬宏觀研報指出,由于疫情持續影響,今年至今消費恢復不及預期,乘用車消費量8月以來持續回落,連續5周下降10%以上。房地產受到政策限制,信用收縮應該到了最后階段。出口方面雖然8月份有超預期表現,但拆分品種來看主要是海外供應恢復較慢的拉動,同時高油價推升海運價格,但歐美8月以來需求復蘇放緩,通脹回落下出口沒有長期維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8月份,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月下滑,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表示,去年我國季度間經濟增速波動較大,在今年形成基數效應,需要跨周期調節防止增速大幅波動,使兩年平均增速、環比增速盡可能平穩并保持在合理區間。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跨周期調節,統籌做好今明兩年以及今年三四季度政策設計和銜接,及時出臺必要政策措施,夯實經濟穩定恢復發展的基礎。
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繼續圍繞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實施宏觀政策,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更多運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大宗商品價格,保障冬季電力、天然氣等供給。研究出臺進一步促進消費的措施,更好發揮社會投資作用擴大有效投資,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記者注意到,8月消費市場增速總體放緩,但仍展現出較強韌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224億元,同比增長18.1%,比2019年1~8月增長8.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52739億元,增長17.8%。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海外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多國生產受到了較大影響。全球分工越細致,海外生產受沖擊對終端產品消費的影響也就越大。受供應鏈因素等影響,國內汽車的生產和消費都受到明顯沖擊。汽車生產受到的沖擊自然也會傳導到汽車消費。8月汽車消費同比下滑7.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形成明顯拖累。
在此背景下,記者注意到,9月16日,商務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商務領域促消費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加力穩住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優化提升消費平臺載體等三個方面推出14條舉措,加大商務領域促消費力度,確保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消費運行在合理區間。
《通知》指出,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支持傳統商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鼓勵發展智慧商店、無接觸配送、到家服務等,推進線上線下更廣更深融合。支持鼓勵傳統商業場所、閑置廠房、體育場館等改造為多功能、綜合性新型消費載體,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因地制宜建設夜間消費集聚區,豐富夜間消費場景和供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