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在東南沿海省份福建本輪疫情逐漸趨緩,但尚未“清零”之際,位于北方的黑龍江哈爾濱又發生疫情。9月21日,黑龍江衛健委通報哈爾濱市巴彥縣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9月22日下午,哈爾濱市發布最新疫情通報,9月21日18時至22日16時,哈爾濱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以上人員均系9月21日3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目前哈爾濱市累計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例。
引人注意的是,根據哈爾濱疫情防控發布會披露的病例行程軌跡,21日新增的病例有過從菲律賓入境經歷。為8月3日從菲律賓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入境廣州,隔離14天后,由廣州乘坐飛機抵達哈爾濱,然后在哈爾濱巴彥縣家中進行了14天居家隔離。其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并于9月1日解除隔離,9月21日被確診為陽性病例。
從入境到確診為陽性病例,歷經40多天。而與此病例對照的是,福建莆田本次疫情疑似源頭林某杰8月4日自新加坡從廈門入境,在完成“14+7”天的集中隔離之后,于9月10日被檢測為核酸陽性,歷時38天。
不過林某杰并非本輪福建疫情第一個被檢出的病例,而是林某杰兒子所在學校的兩名為親兄弟的小學生。在擴大核酸檢測后,林某杰兒子以及林某杰本人當天晚些時候也被檢出陽性。莆田市仙游縣通報稱,經專家研判,疫情源頭疑似為新加坡入境人員林某杰。
哈爾濱本次疫情第1例被發現的病例也非入境人員,為主動到巴彥縣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的病例。而隨后有入境史的兩個病例作為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主動篩查中被發現。
截至發稿時,哈爾濱已對確診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基因測序工作,疫情是否同樣由德爾塔變異毒株引起尚未公布。已確診的11名病例是否存在鏈條傳播關系,入境人員是否也會像福建本輪疫情那樣成為疑似源頭引起高度關注。福建病例林某杰入境38天后被確診,其間9次核酸均為陰性,曾引發“超長潛伏期”的疑問。不過《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國內多位專家均不贊成此種觀點。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認為,超長潛伏期個例太少,極有可能是隔離或結束隔離后被感染的。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9月1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疑似源頭林某杰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離期間感染上的,從而導致后續疫情發生。
而哈爾濱本輪疫情的源頭又該指向何處呢?北京一位不具名的免疫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哈爾濱市還沒有公布病例感染的病毒基因測序結果,所以判斷哈爾濱疫情源頭尚缺乏科學依據。該專家認為,林某杰被判斷為福建疫情疑似源頭,有相關部門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該專家表示,如果入境人員在隔離期某個環節被感染,那么就指向了隔離措施出現疏漏,這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另據國家衛健委網站報道,9月21日0-24時,福建本土新增確診病例13例,其中廈門市11例、莆田市2例。本土新增明顯下降。不過,福建省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22日發布通告稱,即日起廈門兩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