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下發能耗雙控的政策文件,各類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紛紛停產停工,江蘇、云南、浙江等地限產升級的消息更是刷爆朋友圈。
中秋節前,已有一批上市公司公告限電停產,9月22日晚間,又一批上市公司披露了限產影響。
昨日(22日),A股電力板塊群起漲停,成為市場最大的亮點。
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停產
晨化股份
9月22日晚間,晨化股份(300610)公告,受江蘇電力供應緊張的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迫臨時停產全部生產線。
淮安晨化積極響應政府部門限電限產的要求,臨時停產涉及的生產裝置為:聚醚生產裝置(3.59萬噸∕年)、端氨基聚醚(聚醚胺)生產裝置(2.30萬噸∕年,其中:0.50萬噸∕年為募集資金項目)、阻燃劑生產裝置(2.00萬噸∕年)、烷基糖苷生產裝置(2.00萬噸∕年,其中:1.50萬噸∕年為募集資金項目)。
西大門
西大門(605155)22日晚間公告稱,由于電力供應緊張,浙江省近日對轄區內重點用能企業實行用電降負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重點用能企業實施停產,預計將停產至9月30日。公司目前被迫臨時停產,預計影響遮陽面料產量約11.54萬平方米。
天原股份
當日天原股份(002386)也發布公告表示,近日,云南省發改委下發《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相關要求,公司在云南區域內的電石基地--水富金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已階段性停產;大關天達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分別按一條生產線安排生產。如該政策持續執行,將導致公司電石產量減少約2.5萬噸/月。
*ST澄星
受江蘇、云南限產等因素影響,*ST澄星(600078)近乎全部產能受限。該公司公告稱,江陰本部生產工廠(下稱“江陰工廠”)因設備檢修及防控黃磷價格波動風險需要,決定于2021年9月23日起開始停產,預計于2021年10月12日左右恢復生產。
公司全資子公司云南宣威磷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工廠(下稱“宣威工廠”)近日收到當地相關政府部門文件,要求云南地區黃磷生產企業加強黃磷生產管控,確保2021年9-12月黃磷生產線月均產量不得超過2021年8月份產量的10%(即消減90%產量)。因受上述情況影響,宣威磷電無可供滿足生產使用的電量,于2021年9月23日起開始停產,暫時無法預估恢復生產時間。
同時,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彌勒市磷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工廠(下稱“彌勒工廠”)因受云南黃磷生產管控影響,無可供滿足生產使用的電量,于2021年9月23日起,大幅減少黃磷產量,暫時無法預估恢復產量時間。公司全資子公司廣西欽州澄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工廠(下稱“欽州工廠”)因設備檢修及防控黃磷價格波動風險需要,公司決定欽州工廠于2021年9月23日起開始停產,預計于2021年9月30日左右恢復生產。
*ST澄星表示,江陰工廠、宣威工廠、彌勒工廠、欽州工廠四家工廠幾乎占了公司全部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上述停產和減產事項將對公司的訂單履行和產品銷售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上述停產事項對公司全年經營業績有重大不利影響,目前暫時無法準確預估。
近期黃磷價格飆升帶動*ST澄星股價直線上漲,從7月至今暴漲超220%,最近7個交易日錄得6個漲停。
限產政策下,多個行業產品價格維持高位
而在中秋節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公告產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云鋁股份
9月16日晚間,云鋁股份(000807,股吧)公告稱,自5月以來,因電力供應緊張,云南省內工業企業實施有序用電,公司及下屬企業用電負荷大幅降低。截至目前,受限電影響,公司減少電解鋁產能約77萬噸。同時,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云鋁海鑫鋁業有限公司已建成的魯甸6.5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水電鋁項目二期38萬噸產能也未能按原計劃投產運行。
云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有序用電和產量減少,將對公司重點技術指標、產品成本和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影響。
神火股份
9月17日晚間,神火股份(000933,股吧)公告稱,由于電力供應緊張,自5月10日以來,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對云南省內電解鋁企業實施有序供電,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神火鋁業有限公司供用電總負荷大幅降低,被迫陸續停運20萬噸,在產產能降至55萬噸,二系列三段15萬噸也未能如期啟動。
在限產的政策推動下,多個行業的細分產品價格均維持在高位。
中信證券表示,宏觀層面,受國內供應整體偏緊疊加需求旺盛,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行業同比漲幅進一步擴大,帶動8月份PPI再創新高;中觀層面,在地方限產政策推動下,化工、有色、煤炭、鋼鐵、光伏、建材等多個行業的細分產品價格維持高位。短期建議繼續關注漲價邏輯下的投資機會。
天風證券認為,對于周期股而言,財政和信用政策依次筑底相對明確,不確定的是幅度。由于周期股的核心影響因素在供給而非需求,因此需要密切關注供給變化和價格信號。鋼鐵要密切關注限產政策的進展,目前鋼廠產能與庫存都在下降,消費端仍然偏弱,螺紋稍強,熱卷更弱。煤炭要關注增產增供的情況,9月中旬將有近5000萬噸/年產能的露天煤礦取得接續用地批復,這些煤礦將陸續恢復正常生產。
這些地區影響更大
所謂“能耗雙控”政策,是指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的相關政策。
據第一財經,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對“能耗雙控”的考核一直比較嚴格,考核結果會作為當地領導班子的工作考評依據。今年一季度和半年度,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能耗強度降低進度目標預警等級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預警等級,被列為紅色的各個地區政府對本地區的高耗能企業的管控加碼得就會比較厲害。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在能耗強度降低方面,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被列為紅色的一級預警;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面,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云南、江蘇、湖北8個。▍^)被列為紅色的一級預警。
據第一財經,上述地區所在的政府,也的確在陸續加碼“能耗雙控”的監管工作與督查。
比如今年以來連續兩個季度被列為一級預警的云南省,今日就通過其發改委接受記者提問的形式表決心:下一步將緊盯能耗強度下降,壓實州市落實雙控目標責任,堅決清理整頓違法違規項目,嚴格“兩高”項目管理和日常監管,全面清理“兩高”行業項目優惠政策。
同樣在上半年被列為一級預警的的江蘇省,就已在推動省內鋼鐵企業停產限產。
昨日,電力板塊掀漲停潮
22日的A股在電力、煤炭和交運等板塊的帶動下,走出了獨立行情。
從板塊漲跌幅來看,公用事業板塊大幅上漲5.16%,采掘板塊亦大漲4.41%緊隨其后。
從個股表現來看,電力板塊群起漲停,成為市場最大的亮點。惠天熱電(000692,股吧)、國電電力(600795,股吧)、粵電力A、內蒙華電(600863,股吧)、華能國際(600011,股吧)、華電國際(600027,股吧)、中閩能源(600163,股吧)、太陽能(000591,股吧)、寧波能源、浙江新能、上海電力(600021,股吧)、桂冠電力(600236,股吧)等30多只電力股集體漲停。
(來源:Wind)
國慶節前后市場怎么走?
中秋小長假剛剛過去,下周又將迎來國慶長假。
總體來看,記者采訪的機構人士大多認為,國慶假期前投資人趨于謹慎,但國慶長假后A股市場大概率上漲。
粵資基金研究員任濤分析,國慶長假來臨,市場的資金將趨于謹慎,隨著市場指數從九月中旬沖高回落調整,前期強勢的資源和新能源板塊也出現分化,預計節前的幾個交易日震蕩為主。不過國慶長假后通常上漲的概率要高于下跌概率,可少量布局有低位啟動跡象的板塊,注意觀察風格切換,防范前期高位風口的調整。
“在行業配置方面,基礎化工、公用事業、建筑建材、醫藥生物是近期值得關注的板塊!比螡f。
趙立松認為,“國慶節到來,市場還是會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相反,國慶節以后,如果是外圍沒有突發風險沖擊,后市應該有比較好的上漲行情。”
趙立松關注三個影響未來市場走向的風險因素:貨幣政策是否寬松、業績提升,以及經濟是否能夠達到預期。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也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的韌勁和資本市場所處的改革紅利期決定了,市場即便短期下行,空間也會有限。而隨著利好的貨幣、財政、產業和資本市場改革政策陸續出臺落地,中長期市場結束盤整、重拾升勢的概率和空間還是更大一些。
對未來市場風格,不少機構人士仍然看好新能源和順周期股。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認為,接下來,在行業和板塊的走勢上,可能會形成新的核心賽道,在當前的市場下,碳中和高質量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市場的供需錯配,可能是目前矛盾的焦點。因此,胡泊認為一些周期股的上行態勢可能還未結束,后面可能仍然會有一定的機會,只是波動可能會顯著加大。
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預計,市場仍然是結構性行情,指數本身波動不大,但是不同板塊之間分化很大。漲價周期股和新能源板塊賺錢效應強,機會也多。頻繁受到政策管控的地產、金融、互聯網、醫藥等領域容易出現黑天鵝。
王春秀表示,其投資集中在三個方向:
碳中和賽道,光伏、風電產業鏈上下游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導致上游鋰電池產業鏈供應緊張,產品價格上漲,相關企業盈利大增;
一些傳統行業因為能耗雙控出現了供給側出清,產品價格暴漲,是很好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郎騁成指出,10月后三季報預期下仍重點關注高景氣賽道,包括新能源、軍工、半導體等個股業績表現。
不過,也有持比較謹慎看法的機構人士。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預計,市場將繼續對泡沫狀態的新能源,或者風險僅消化一半核心資產進行殺跌,地產相關板塊還將受到短期利空事件沖擊,在未來數月還將會受到一次美股加息加稅周期啟動的影響,但大概率不構成系統性風險,之后預期平緩將修復。
“當下最大的機會,依舊是自下而上地尋找低估值、高增長的優質資產進行加倉配置!林佳義說。
來 源丨上市公司公告、e公司、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龐華瑋)、wi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